本報訊新修改的《專利法》將于7月1日起實施,記者昨日采訪市專利局卻得知,我市科技發(fā)明人的專利意識還是“小學生水平”。
據統(tǒng)計,我市近年三千多項獲獎的創(chuàng)新科技項目中,僅有一個“零頭”獲得了法律保護。市專利管理處處長都興恩昨日向記者談及此事感觸頗深:在國內外紛紛將知識產權視為財產、資本的時候,我市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者的知識產權和專利保護意識實在是太淡薄了。
據都興恩介紹,目前我市一年的發(fā)明專利申請還趕不上日本、美國一個公司的申請,向國外申請的專利更是微乎其微。此種結果不是創(chuàng)新成果不多造成的,而是專利意識的滯后。該處日前在調查時發(fā)現,1997-1999年全市獲獎的3342項創(chuàng)新科技項目中,獲得法律保護的僅有42項,只占總數的1.26%,大量可以擁有的國有知識產權有可能白白流失。(記者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