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住在使館內的這家人與一名警察(右)在一起的合影。
戰(zhàn)爭結束已經8個多月,伊拉克局勢混亂依舊。最新消息說,正在約旦首都安曼待命的中國駐伊使館復館小組將在春節(jié)后重返巴格達。幾天前,我在安曼采訪復館小組組長孫必干大使時,孫大使囑我到巴格達后去看看中國使館的最新情況。中國使館在戰(zhàn)后的搶劫狂潮中已被洗掠一空,即使重返巴格達,復館小組也不得不另尋他處棲身,原來的館舍只能等到修復后才能使用。
探訪流浪者當成臨時家
1月10日,我和新華社巴格達分社伊拉克籍報道員夏南一起去探訪劫后的中國使館。
接近中國使館時,我遠遠地看到一個伊拉克警察拎著一把破舊的步槍。我下了車,看到警察的紅袖章上寫著
D
PS幾個字,夏南告訴我這是“外交警察服務”的意思。我說明來意。夏南翻譯之后,這名自稱穆哈默德的警察臉上立刻有了熱情友好的笑容,伸手表示歡迎。
從散發(fā)著異味的便門走進使館,我迎面碰到一個衣著破舊的伊拉克姑娘。穆哈默德說,她是住在中國使館的一家人中的兒媳婦。我吃驚地問:這是一戶什么人家,竟然能居住在中國使館?穆哈默德告訴我說,他們都是無家可歸的人,聽說這里有個使館的房子空著,就在混亂中強行占領了使館的門房,把這里當作他們臨時的家。
一家十口來御寒
這戶人家姓哈穆森,有10口人,除了父母外,還有4個男孩、3個女孩和一個兒媳婦。
除了父親晚上要給別人值夜守更外,一家9口晚上都住在中國使館的門房里御寒。他們在去年4月美軍剛剛占領巴格達后就搬進來了。那個叫伊娜斯的姑娘說,和慘遭洗掠的中國使館一樣,他們也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他們無處可去,只能搬進已經人去樓空的中國使館。
在使館里舉行婚禮
更令我吃驚的是,伊娜斯竟然就是在中國使館成的親,而且現(xiàn)在已經身懷六甲,如果在今年夏天還沒有其他合適的住處,就打算把孩子也生在中國使館。
他們的婚禮是去年7月15日在中國使館內的空地上舉行的。婚禮進行時,負責這里保安的警察還鳴槍祝賀。
幾經周折,我們找到了史哈夫的母親。這位7個孩子的母親說,他們并不是不講道理的人,中國外交官一回來,只要中國人要求他們搬走,他們會立即騰出房子,不會讓中國朋友為難。
目擊使館如同震后廢墟
中國使館被毀壞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使館緊鎖的大門內側本來是一片面積不小的空地,現(xiàn)在成了一個垃圾場,堆著足夠裝一卡車的各種垃圾。主樓的所有空調和門窗都不見了,劫匪甚至連墻上的瓷磚都揭了下來。
主樓內的情況更慘。我很難想象他們使用什么工具,能夠把樓內所有角落都破壞得如同震后廢墟。
使館的大部分車都已經在戰(zhàn)前開到了約旦,但是留下來的車就無一幸免。新華社存放在使館的一部尼桑已經被盜。留在車場上的只有一部依稀能夠辨認出豐田字樣的汽車殘骸。
反美標語寫在樓梯口
在殘破的樓梯入口,我驚訝地看到一句歪歪扭扭但寫得清楚的英文標語:美國人該死!穆哈默德說,當初美國軍人看到劫匪涂抹的這一標語后以為是看守使館的警察寫的,聲言要把他們抓走審問,幸虧后來美軍碰到的麻煩太多,才沒有繼續(xù)深究這里的反美標語。
注:作者系新華社駐巴格達分社記者據(jù)新華社1月12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