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考、高考升學壓力,上補習班不是愿不愿意的事,而是必須如此的事———
“補課”是主題
就讀于北京市某重點中學的路石開學就要升初三了,眼前的暑假成為他備戰(zhàn)中考的熱身賽段。
路石的暑假作息時間表是這樣的:早上6點起床洗漱后,開始背半個小時的
英語,然后去補課直到晚上6點30分回家,吃完晚飯后做數理化習題等。在整個暑假里,路石要閱讀4本數理化輔導書,翻譯100篇古文,寫35篇作文和35篇英語隨筆。
路石說,“我的生活一直是被母親安排的,已經習慣了,如果你真的給我一大片空白的時間,除了看書我還真的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痹诼肥挠洃浝,好像總是母親帶著他從周末到假期奔波于各種英語班、奧數班!拔也挥浀米约和娴米顣晨斓娜兆,好像我的生活就是在課堂里,坐在那里聽老師講!
幾名剛剛上完課的初二學生說,上補習班不是愿不愿意的事,而是必須如此的事。明年面臨中考,為了留出足夠的復習時間,初三授課進度必須加快,所以老師要求他們必須在暑假期間上補習班,在一個月內把各門新課程先學一遍,以免開學后跟不上進度。
據了解,在學!罢n時不夠假期來湊”的問題到了高中年級顯得更為突出。目前,許多學校要在高三上學期結束整個高中課程,以便留出一個學期復習來迎戰(zhàn)高考。這樣做的另一個原因是,每年的高三會考同樣要求學校必須在高三上學期完成全年的教學課程。最后導致本該用6個學期完成的教學任務,只能縮減到5個學期,學校要保證學習質量,只能擠占挪用假期時間。
藝術教育成為升學考試加分的捷徑,使得藝術教育背離了情感教育的本質而成了功利性的工具———
圍著興趣班團團轉
暑假里的每天清早,都會有很多小學生被家長趕著去不同的培訓點學書法、練琴、習舞、作畫。在北京一家著名的鋼琴藝術中心,10間練琴房沒有空閑的,課程表從早上8點一直排到晚上6點。由于平常學習繁忙,許多孩子準備在暑假中好好練琴,以備考級。古箏、手風琴、鋼琴、書法、素描等等不少藝術班備受青睞,盡管藝術班學費越來越貴,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但每年暑假藝術班都是爆滿。
“暑期兒童藝術熱”到底熱在家長還是熱在孩子,一直令人困惑。讓孩子學一門藝術,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通識,家長為此不惜血本,為子女買鋼琴、請家教、上培訓班,小琴童、小畫童們也肩負著主課課業(yè)和課外學藝的雙重負擔。在北京市某區(qū)少年宮,一位母親坦言:“我送孩子到少年宮學習鋼琴,一方面是想培養(yǎng)她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長,以后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藝術教育的本質是情感教育,是人的“心靈體操”,但是長期以來,藝術教育卻被利用了,甚至被作為升學考試加分的捷徑,使得藝術教育背離了情感教育的本質而成了功利性的工具。少年宮的很多興趣小組已經膨脹成了大班,原來只招15人的,現在招了70人也不嫌多。一家鋼琴學校的老師說,至少有1/3的家長會為練琴打孩子,有近一半的琴童因“不聽話”經常被家長批評;因為學琴,大部分孩子受到比其他同齡人更為嚴厲的管教,玩的機會則更少,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孩子們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
教育部門禁止學校假期舉辦培訓班,社會舉辦的培訓班卻向孩子們敞開了大門———
英語班里趕場忙
開學上初二的蔣雪瑤形容自己的暑假是個“瘋狂英語暑假”,英語影視視聽班、口語班、英語夏令營,不到兩個月的假期被三種不同形式的英語培訓班擠得滿滿的。
假期剛剛開始的時候,對能提高英語水平的“興趣班”蔣雪瑤也是雄心勃勃,可是幾周下來以后,每天頂著太陽去上課,坐在六七十人的大教室里,蔣雪瑤臉上寫滿了疲憊!耙呀浾劜簧鲜裁磁d趣和學習效果了,父母交了那么多錢,不堅持下來也不行!
蔣雪瑤并非特例,和她一樣連續(xù)報班“惡補”英語的中小學生還有很多。今年教育部門發(fā)出了禁止學校暑假補課和舉辦培訓班通知后,一些想利用暑假提高孩子英語水平的家長,便把孩子送到了社會上的英語培訓班。與往年相比,今年中小學生暑期“惡補”英語的比例大為增高,約占到英語培訓市場的30%。
據了解,北京新東方學校、洋話連篇和華爾街英語等比較著名的英語培訓學校,在暑假紛紛推出了新項目。其中北京某著名英語培訓學校暑期班報名人數已經超過12萬。
在校時整日為考試而忙碌,放假了又無處可去———
在電視、電腦、短信中度日
只要聽到女兒房間里的手機信息的聲音,張寶丹的母親就很不是滋味:“短信會不會影響學習?會不會有黃色短信?男女生短信你來我往多了,萬一早戀怎么辦?”
暑假過后,張寶丹就要上高二了。假期里,除了參加過一次夏令營、偶爾出去和同學逛街以外,她的主要生活就是每天在家看書學習、看電視。做作業(yè)煩了,就發(fā)發(fā)短信,和同學聊聊天。
采訪中,不少中學生抱怨,在校時整日為了考試而忙碌,放了假還有各種名目的假期提高班等著他們。迫于升學的壓力,興趣面越來越窄,感興趣的東西少了,放假了又覺得無處可去。一位中學生說:“現在沒有什么適合假期中學生休閑、聚會的好場所,如果出去旅游,動輒幾千元,家里開銷太大;去環(huán)境好一點的茶坊、餐廳,一般學生都消費不起;去運動,沒有場地。最后的生活還是圈在家里,看電視或是上網。”
發(fā)短信是一些孩子暑假解悶的工具,電腦、電視、電子游戲機這“三電”,是假期里部分孩子朝夕相處的伙伴,很多學生每天都在電視和電腦前一坐就是六七個小時,甚至通宵達旦。
“我們班40多個同學中或多或少的都上過網!钡却9月份上初中的鞏星巖說,“除了學習、查資料和下載軟件以外,我們上網主要目的是玩游戲,同學們也都覺得玩游戲比較有趣!币驗楦改附洺3霾,鞏星巖的假期也就放松得“格外徹底”,放假以來他幾乎每天都掛在網上,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視。網絡的世界更多的是“成人化”的,鼠標點錯一個地方就可以把孩子帶進完全不應該屬于他們的世界,雖然家長們對孩子玩游戲設置了層層“障礙”,但事實上不少家長還是防不勝防。
過去評價學生,主要看他能不能考上大學,現在變成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學———
“不補課怎能考上好大學?”
采訪中,家長談到讓面臨升學的孩子補課的原因幾乎一致:中考、高考直接關系著孩子的未來,考上一所好大學就等于為日后的競爭加了一個獲勝的砝碼,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不得不加倍努力。
一位家長說:“現在雖然提倡素質教育,可實際上還是什么都以考分為標準。過去評價學生好壞,主要看他能不能考上大學,現在變成了看他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學,實際內容并沒有改變。這就逼得孩子們不得不利用假期參加各種補習班,來提高自己的成績,為今后的中考、高考增加一點兒保障!
采訪中發(fā)現:假期里許多孩子不得不上各種“補習班”,除了望子成龍,家長們還帶有一種“跟風”的心態(tài)。“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笨鳥先飛”這些話是許多家長讓孩子參加暑期補習班的理由。他們總想讓孩子多學一點兒、提前學一點兒。一位姓齊的家長說,放假以后看到孩子的同學都在補習班上課,自己有些擔心,若不抓緊暑假時間讓孩子多看看書,開學肯定會落后的。
家長忙于工作,孩子無人陪伴、照料,權當補習班是“托兒所”———
“不補課孩子干什么?”
“暑期不補課讓孩子干什么?”許多家長在談到讓孩子補課的初衷時,除了希望孩子未來能考個好大學的目的外,還有另一個無奈的理由:暑假不知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
一位學生的母親說,雙職工家庭孩子的暑期教育最成問題。孩子年紀小,缺乏自制力,社會又復雜,放假孩子沒人管,安全怎么辦?染上惡習,交上壞朋友怎么辦?迷上網絡,網戀了怎么辦?太多的擔心讓他們覺得讓孩子上補習班是個最好的選擇,權當補習班是“托兒所”。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放暑假徹底“放羊”,每天睡懶覺、看電視,長時間的松懈之后,開學之后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走出家門,參加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能夠學習新的知識,提高綜合能力,但是安全和費用問題卻讓人擔心;把孩子留在家里,假期生活相對穩(wěn)定、有規(guī)律,但是孩子大都會感到孤獨。因此,只有報上各式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特約編輯: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