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很多人都曾經想在教育事業(yè)上有所作為,想成為受人尊敬和羨慕的名師,F實中,不少人卻在前進中消沉了,在成長道路上得過且過。怎樣才能成為名師?我們應該向名師學習什么?
名師是個性化教師。教師成為名師,主要不是靠他人的指點,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奮斗。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的竇桂梅,剛分到吉林
市第一實驗小學時,單位的教學一線崗位已滿,被安置在教務處打雜兒。她強烈要求登臺上課,曾先后教過音樂、數學、自然、思品課。在其再三請求下,領導終于允許她教語文課!耙欢ㄒ屪约旱纳谡n堂上煥發(fā)亮麗的光彩,一定要讓孩子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這就是竇桂梅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這種個性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她的工作質量和業(yè)績,F任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數學室主任的吳正憲老師,長期致力于數學教學改革,形成了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三結合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特色。
名師是反思型教師。名師注意在選擇、確定、審視和檢討自己的教學行為時,加進理性的思維,實現自己與自己對話。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把教材、學生這些客體作為研究和認識的對象,而且把自己的教學行為和過程也作為研究和認識的對象,把教學行為和教學反思緊密地結合起來,使自己的教學行為受到理性思維的審視。錢夢龍先生的語文教學思想——“三主+基本式=語文導讀法”——在全國語文教育界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曾引起過一場曠日持久的討論。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作為‘三主’觀點的提出者和倡導者,我是絕對站在維護‘三主’立場上的……但是,我同時也認為,‘三主’觀點并非無懈可擊,‘導讀法’也并非一家獨尊,它們需要在爭鳴、討論中經受鍛煉,在鍛煉中求得發(fā)展。”
名師是學習型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閱讀教育雜志是名師們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一條重要途徑。他們通過學習,做到了精心巧授,銳意創(chuàng)新。任勇老師藏書6000余冊,還訂閱了所有能訂到的數學雜志和許多教育雜志。他有一句座右銘:“博覽群書,長智長能天地闊;飽閱眾卷,增才增識視野寬!彼麄冎猿蔀槊麕,離不開讀書。書籍激蕩起他們心靈的漣漪,擦亮了他們的眼睛。他們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贊可夫的《和教師的對話》、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等教育教學書籍。竇桂梅幾年的閱讀量達300多萬字,記下了2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整理出50多萬字的文摘卡片。
名師是情感型教師!爸挥袩釔蹖W生,才能成為名師!币驗橹挥袗蹖W生、關心學生,才會為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而改進教育教學。人們說“教育本質上是一個人道主義的事業(yè)”,名師們深深領悟了教育的本質,并把這種領悟轉化為一種高度的人道主義精神,一種責任感,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工作熱情,一種對教育教學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斯霞創(chuàng)造出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小學語文分散識字教學法,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數量和質量,使所教的學生在兩年內就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讀了174篇課文,讀寫能力俱佳。在新學制實驗中,斯老師主張通過生動活潑的授課,提高教學效果,來增加教學內容和識字量,反對延長教學時間,主張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盡可能地去滿足學生多方面需要,幫助他們打開知識的閘門,點燃智慧的火花。斯霞老師70多歲時和孩子們玩老鷹捉小雞、幫孩子們甩長繩的情景,至今還珍藏在許多學生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