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越戰(zhàn)爭中我軍炮兵陣地 |    了解1984年老山戰(zhàn)役的朋友都知道,解放軍的炮兵是打出了水平的。那次戰(zhàn)役中,立功最大的就是偽裝部隊。到了1985年,越軍炮兵幾乎喪失了對等的
還手能力,這無疑給我軍步兵正面防御減輕了許多壓力。    偽裝分隊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偽裝炮陣地。先用鋼管或圓木釘成火炮的模樣,再在周圍碼砌一圈沙袋,再裝模作樣在一邊擺上整齊的空炮彈箱,上面放著整整齊齊的“金光燦燦”的空彈藥筒,張著一塊偽裝網(wǎng)。這樣偽裝的炮陣地,遠(yuǎn)處觀測頗為逼真。    在我炮兵進(jìn)行射擊時,偽裝小組事先在陣地周圍布上炸藥包。如果這    時越軍的炮火反擊過來,偽裝小組就引爆炸藥包,偽裝成越方炮彈的炸點,使越軍觀測所產(chǎn)生錯覺,造成判斷失誤,結(jié)果炮彈就越打越偏。    如果越軍炮火十分猛烈,我軍便耐住性子,三五天不打炮,甚至10天不打炮,一動不動佯作“死亡”狀。當(dāng)越軍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別處后,佯死的我炮兵陣地又突然“死灰復(fù)燃”,猛烈打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1985年以后,越軍喪失了對等還手能力,一個真炮陣地竟有兩個月不需要挪動炮窩,因此偽裝分隊也就名存實亡了,基本上處于“待業(yè)”狀態(tài)。亞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