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新華社報道:海南某高校的張同學等7人買了1月20日的火車票,火車票上寫著“在兩日內(nèi)到有效”。張同學等誤以為兩日內(nèi)都可以用這票乘車,22日下午才到火車站乘車,結果被拒,耽誤了行程。
鐵路工作人員說,其實票上還寫明了“限乘當日當次車”,到了21日火車票就過期了。至于“在兩日內(nèi)到有效”是
指乘客在乘車的過程中如出現(xiàn)生病等情況,在中途下車治病時火車票“在兩日內(nèi)到有效”。
筆者手上就有張火車票。票上印有兩行字,上面是“限乘當日當次車”,下面是“在2日內(nèi)到有效”,這是乘客能從車票上得到的信息。這兩行字之間是什么聯(lián)系,確實叫人費解。有文化的大學生并非理解力差的群體,但他們?yōu)槭裁催會發(fā)生這樣的誤會?筆者認為,車票上標注的信息確實還沒有明確到不會引起誤會的地步。
根據(jù)《鐵路旅客運輸規(guī)程》,車票票面(特殊票種除外)應當載明“有效期”。而對于有效期,該《規(guī)程》中有兩條8款規(guī)定,相當復雜。但是,一般人乘火車的機會并不多,乘車前也沒有機會學習《鐵路旅客運輸規(guī)程》,或者就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規(guī)程》。因此,能夠弄明白火車票上印的那兩行字的確切含義是相當困難的,產(chǎn)生誤會也就難免。
新華社的消息中還報道說,“這位工作人員提醒:如果遇到對火車票上標注不明白的地方,應及時向火車站客運售票處咨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笨墒牵襁@幾位大學生,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理解是錯誤的,沒有覺得火車票上標注不明白,他們又如何能夠去咨詢呢?
“人民鐵路為人民”,火車票上的標注既應該簡單,又應該達到最高程度的“明了”,不至產(chǎn)生歧義。其實,如果在“限乘當日當次車”和“在兩日內(nèi)到有效”之間加上“途中因生病等原因下車”這么一句話,那些大學生不就不會產(chǎn)生誤解了嗎?如果要說得更明白些,不妨在火車票的背面把那兩條8款規(guī)定全部印上。像“張同學”那樣的人就可以免遭“不必要的損失”,鐵路工作人員也就可以免去解答咨詢的煩勞了。
這不過是舉手之勞,卻可以給乘客提供大方便,不知鐵路部門意下如何?(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