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就從此次央行新政流露出的信息中分析出:“房地產作為利率敏感部門,將會在今后的利率決策中有更大的影響!
3月16日傍晚,央行在其官方網站上再度拋出一枚重磅炸彈:翌日起,開始實施“調整商業(yè)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政
策”。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隨后也作了調整。
央行有理由表示擔心。正如央行有關負責人在解釋政策出臺的原因時所指出的:近期,房地產價格漲幅持續(xù)高位運行,2004年全年新建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上漲14.4%,其中住宅上漲了15.2%,遠高于其他各類物價指數的漲幅。房價過快上漲,隱含了潛在的金融風險。
北京泰盈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閻少華表示,如果說去年10月底的加息是對整個經濟包括物價的一個平抑的話,這次央行再度調整貸款利率顯然是專門針對房地產的。
從此間各方迅速的反應來看,閻少華的這一觀點幾乎已經成為開發(fā)商、業(yè)內專家以及政府官員們的共識。
這中間,易憲容的聲音再次顯得刺耳:建議民眾暫時不要去買房。
頻繁微調 小步慢走
與去年加息的些許突然不同,央行此次調整貸款利率在眾多業(yè)內人士意料之中。
萬科總經理郁亮在給本報記者發(fā)來的郵件中表示,要冷靜評價本次央行信貸政策調整,就必須首先對“房貸利率長期低于基準利率”這一歷史事實進行全面解讀。
中國家庭的傳統(tǒng)理財觀念是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舉債,“不用未來錢”。因此按揭貸款在中國的歷史非常短暫,而要在中國推廣住房貸款業(yè)務也必然需要一個過程。有數據顯示,2000年,美國的住房貸款余額占GDP的比重超過50%,而中國2003年的這一數據僅為10.1%,尚低于美國1950年的水平。為了加快這一推廣過程,幾年前銀行采用比較優(yōu)惠的利率,是正常的市場安排。
另一方面,經濟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帶來大量城市新增居民,他們都希望盡快獲得自有住房,但一次性支付高額房款,對一般購房者來說,短期資金需求是最大的瓶頸。因此較一般貸款利率為低的住房貸款利率,客觀上起到了貼補購房者的作用。
實際上,作為信貸產品的一個品種,個人房貸業(yè)務自從2001年各家商業(yè)銀行普遍開展以來,與其他商業(yè)貸款利率等于一直是雙軌運行,并且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幾乎沒有浮動空間。
2002年2月21日之前,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用信貸資金發(fā)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按法定貸款利率(不含浮動)減檔執(zhí)行。即,5年以下(含5年)為5.31%,5年以上為5.58%。
2002年2月21日,央行降低個人住房商業(yè)貸款利率水平,5年以下(含5年)由原先下調為4.77%,5年以上則下調為5.04%。
2003年6月,央行發(fā)布121號文件,規(guī)定對借款人購買高檔商品房、別墅、商業(yè)用房或第二套以上住房的,商業(yè)銀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執(zhí)行,即5年期以上執(zhí)行6.12%的商業(yè)銀行中長期貸款的年利率(但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城市并沒有嚴格貫徹落實央行121號文件)。
從1998年到2003年,中國房價的增長連續(xù)六年低于居民收入增長、更遠低于居民儲蓄余額增長速度,長期的購買力的積累,到2004年終于表現(xiàn)為極為旺盛的市場需求。與之相應的情況是,2004年以來,各商業(yè)銀行住房貸款業(yè)務普遍興旺,通過優(yōu)惠利率吸引客戶的必要性迅速降低;同時,對于已經高度旺盛的購房需求,再通過優(yōu)惠利率予以貼補,也已不是合理的安排。據此,郁亮認為,住房貸款采用低于貸款基準利率的優(yōu)惠利率,主要出于歷史原因,現(xiàn)在情況已經發(fā)生變化,房貸利率向基準利率回歸是料想之中的正常舉措。
于是,在2004年10月29日,央行上調存貸款利率時,個人房貸利率隨之上調至5.31%(5年期以上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而不到半年之后的2005年3月17日,央行再度傳出上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消息,調整幅度為0.20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達到5.51%。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進行了兩次調整,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仍然低于同期限檔次貸款基準利率。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研究院副院長兼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東琦博士3月17日在參加“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中國城市不動產發(fā)展論壇”時,對剛剛出臺的央行新政評價為“小步慢走”。他認為,盡管幅度不大,但這種“頻繁微調”將是今年以及今后幾年政府部門對房地產業(yè)進行調控的主要方式。
民眾暫時應持幣觀望?
地產商、專家和購房者最關心的是,央行新政對房地產市場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于個人住房貸款實行下限管理以及自行調整最低首付款比例,不僅降低了銀行的風險,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更是起到了直接的抑制作用!遍惿偃A認為,此次利率調整會使購房者每月增加少量的還款壓力,尤其是對投機者有較大的影響!霸谕稒C過程中成本的加大,對他們來講實際上不僅是負擔加重了,最關鍵的是一種心理暗示。傳達給投機者的一個信號是,政府可能還會繼續(xù)采取抑制措施。他們受這個影響非常大,可能馬上就會收斂并萎縮!
“投機的減少會相應帶來成交量的降低,因此有可能導致房價漲幅的回落!钡惿偃A同時分析,購買中高檔商品房和有剛性需求的人受到的影響比較小,可能該買房的還會買。因此,投機數量的下降,對價格的影響包括成交量的影響都是短期的。從長遠來看,房地產價格和成交量仍將遵循其自身的規(guī)律,還是會往上走。
持這種觀點的大多數都是開發(fā)商,中房集團董事長孟曉蘇也在前述不動產發(fā)展論壇上表示,這樣小幅度的增長不會影響居民購房的熱情。他從銀行房屋抵押貸款的角度分析說,現(xiàn)在居民住房抵押貸款已經增長到1.6萬億元,其不良資產率只有0.12%,是銀行最好的資產,“這么好的抵押貸款,銀行希望多賺點利息也是正常的。”
而在業(yè)內,觀點一直與房地產商們相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fā)展與金融制度主任易憲容博士,則在該論壇結束后對本報記者說,“孟總的發(fā)言讓我聽得很難過”,他同時也不得不再一次提醒廣大民眾:不要被房地產商引導進入誤區(qū)!
易憲容口中的誤區(qū),就是指購房者們在買房的時候往往是假定利率是不變的,而房價則是會上升的。因此造成了現(xiàn)在利率一變動民眾的心理反應就很大,甚至在各大網站的留言板中,不乏眾多網友措辭激烈地反對這項政策。
“而利率與房價都是一定會變動的,這在任何一個市場里都是正常的事情!币讘椚菡J為,這次調整,最重要的事就是明確告訴買房子的人,不要聽信房地產商的“越加息,房價就越上升,今后的購房成本就越高”的言論。
換言之,易憲容是要提醒購房者:央行還有繼續(xù)上調貸款利率的可能,目前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持幣觀望,只有購房需求壓縮下來房價才會隨之降下來。而總房價跟利率相比,哪一個變動大呢?答案是很明顯的,利息不過才是總房價的百分之幾。
解決商品房市場矛盾的根本在于房價的降低,而房價的降低又源于需求的壓縮,“房地產商不要自作多情以為政府沒有辦法,要相信政府有決心把房價平抑下來”,易憲容苦口婆心地教育購房者說,“所以民眾買房不要太著急,只要房價降下來,利息再加也沒多少影響。”
宏觀調控還將繼續(xù)不過央行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可能會讓易憲容失望了,該調查顯示,銀行住房貸款增長數量并未因去年的加息降低,兩成多居民計劃未來三個月買房。
而事實也正如央行調查顯示的那樣,上次的加息只是“雷聲大雨點小”,而新的利率調整政策又普遍被認為“較為溫和”,央行接連出臺兩項金融調控政策如果都沒能撼動堅挺的房價,包括央行在內的主管部門難道就此罷手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就從此次央行新政流露出的信息中分析出:“房地產作為利率敏感部門,將會在今后的利率決策中有更大的影響!
而開發(fā)商們也已經預料到了這一點,閻少華就表示,“加息(上調貸款利率)還會有第三次,而且我覺得銀行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大首付比例!彼J為,這不僅可以降低銀行風險,還可以加大投機的門檻,因而是一項比較有效的措施。
專家們似乎更期待著新政策的出臺,有專家分析到,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不采取一些比較好的措施,特別是一些巧妙的措施,房價是掉不下去的。
因此,易憲容一直堅持的觀點就是:央行一定會將加息進行下去。除此之外,為了平抑房價、擊破房地產泡沫,易憲容還獻出了以下良方:有關主管部門可以將全部土地分類,對住房的結構、類型進行規(guī)劃,例如規(guī)定某塊土地只能作70平米以下的住房,同時在土地拍賣時就對此進行硬性要求!斑@樣一家變兩家甚至三家了(原來一套住房的面積被分割成兩套或三套),需求就馬上可以壓縮下來。”
另外,還可以通過房地產稅的方式,就像香港一樣,根據房屋的面積設定不同的利率區(qū)間,比如50平方米以下的可以免稅或者優(yōu)惠貸款。易憲容認為,其宗旨仍然是鼓勵開發(fā)商把房子全部做小,這樣不但可以使房屋的總價有所下降,還能降低民眾的負擔以及銀行的風險。
從目前的情況不難看出,不管易憲容的計策是否會被政府采納,繼續(xù)針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多方面宏觀調控已然是大勢所趨。 (陰
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