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英國《獨立報》17日披露,世界著名慈善組織“基督教救濟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英國政府資助印度安得拉邦進行經濟自由化改革的政策,已經在當地導致農業(yè)危機,并引發(fā)了農民的自殺浪潮,在數年內有超過4000名農民自殺。 “基督教救濟會”的報告顯示,自
印度安得拉邦政府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在英國國際開發(fā)署的資助下進行經濟自由化改革后,該邦已有超過4000名農民自殺身亡。而且,農民自殺的人數近年來增長很快。例如,2003年,自殺人數是588人,而到了2004年,多達2115名農民自殺。 報告認為,安得拉邦許多農民被逼自殺,直接原因是由于負債累累。在對40名自殺的農民的情況進行調查后發(fā)現,他們每人平均負債10.6萬盧比(約合2400美元),為他們年收入的5至10倍。 “基督教救濟會”的負責人說,“英國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去支持導致印度農民自殺的政策,這對英國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大丑聞”。 報告披露,自2000年起,英國國際開發(fā)署向印度安得拉邦共提供了2.48億英鎊(約合4.55億美元)的援助。這筆錢名義上是用于改善當地的衛(wèi)生和教育狀況,但實際上是有附加條件的,即安得拉邦必須對境內的43家國有企業(yè)進行改革,改革措施包括關閉、重組和私有化。 與此同時,安得拉邦許多農民在當局的勸誘下,由種植傳統的谷物改種經濟作物。但同期,當局大幅削減了對化肥的補貼,銀行也減少了向農民提供的低息貸款,這迫使農民只得到私人機構那里去貸款,其利率竟至少高達36%。 然而,由于生產過剩和國際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等原因,農民以高昂代價換來的收成,卻賣不出幾個錢,許多農民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