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某媒體就中國城市青年生活形態(tài)作了一項調查,若干城市的逾千名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就消費觀念、生育觀念、家庭婚姻和對未來的展望等話題進行了認真的回答,結果頗耐人尋味———
對生男生女不再關心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仍扮演重要的角色。有91.5%的人表示以后會要
孩子,而且33.9%的人認為家庭中有兩個孩子比較合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家對生男還是生女不再關心,調查顯示,年輕人對女兒的喜愛超過兒子,13.6%的選擇喜歡女孩,11.9%的人選擇喜歡男孩,74.5%的人認為男女無所謂。他們認為生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增添家庭的生活情趣、擁有愛情的結晶、使自己成熟。贊同“養(yǎng)兒防老”觀點的只有不到20%。
青年中有60%的人愿意自己撫養(yǎng)孩子。他們對子女的養(yǎng)育問題十分關注,認為教育孩子不再是女人的事(62.4%)。與父輩相比,他們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86%的人認為“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同時,他們表現(xiàn)出對子女“過度關注”的傾向,約40%的人認同“父母應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
專家點評:
《父母必讀》雜志主編 杜廼芳
造成城市青年對生男生女不再關心的結果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重男輕女”的觀念是和一定時期的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關聯(lián)的。在生產力低下、勞動方式落后的年代,人們主要通過高強度的勞動獲取生活資料。因此,男孩就是家的希望,F(xiàn)在,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這一代父母的物質生活水平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們可能更注重后代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職業(yè)選擇、生活方式,更關注他們是否快樂,將來能否實現(xiàn)個人價值等等。子女早已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
晚婚晚育成為普遍現(xiàn)象
當今城市青年的婚戀觀念仍保留中國人傳統(tǒng)的特點,但對網戀、婚外情、婚前性行為等非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不少青年也能接受。
認為網戀可獲得真正愛情的達到25.2%;贊同婚前性行為的有34.8%,明確反對婚前性行為的僅為25.9%;33%的被調查者認為婚外情是可以理解的。
擇偶觀念已打破傳統(tǒng)的“門當戶對”,如今的青年在擇偶時,比較關注對方的人品以及兩人是否相愛和投緣等因素。除此之外,男性對女性身材相貌更加關注,而女性在選擇婚姻對象時仍會考慮對方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
晚婚已成為當今青年中的普遍現(xiàn)象。調查顯示,男性打算結婚的平均年齡在28歲左右,女性打算結婚的平均年齡則為27歲左右。晚婚的結果必然是晚育,被調查者中打算要孩子的年齡平均為29.7歲。
專家點評:
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副秘書長、《婚姻與家庭》主編 左心平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今天的年輕人對情感和性采取比父輩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雖然對于婚前性行為和婚外情不應提倡,但也沒必要大驚小怪,我們不能給年輕人框定一個范圍,告訴他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從以往“自我禁錮”發(fā)展到“自我約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各方面要做的是引導而不能橫加指責。
消費觀念追求享樂
當代城市青年具有獨立的消費能力,每月平均的總支出為1274元。其中有30%的人每月支出在1000-1499元這一范疇,每個月消費在1500-1999元之間的占16.8%,每月消費在2000-2499元之間的占11.6%。
由于多數人剛開始工作和社交,所以,在消費上以吃喝玩樂為主導,而在自我發(fā)展方面的開支幾乎微不足到。在消費支出中,餐飲消費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1.3%;用在化妝品和服裝上的消費排名第二,所占比例為12.1%;用在娛樂、交際和影視方面的支出為10.9%。而學習和書籍報紙雜志的消費則比較低,所占比例分別為4.3%和3.4%。
城市青年的消費觀念具有時尚和理性的特點,一方面他們追求流行,喜歡名牌,重視產品質量,喜歡獨具風格的產品。如喜歡購買具有獨特風格的產品的比例達52.9%,喜歡追求流行和時髦的占35.7%。同時,重視品牌和產品質量也是這批青年共同的消費特征,61.6%的人愿意多花錢購買高質量的物品。
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開銷有所控制和把握,不會隨意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愿沖動性的消費。40.2%的被調查者每月都有儲蓄,47.2%的人能達到收支平衡,只有5%的人經常借債。
專家點評: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石紹華
2000年我們曾對未成年人總體發(fā)展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消費主義傾向越高的孩子,他們的生活越不愉快: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的消極情緒較高,對他人較不信任,與父母、老師、同學的關系也有問題。
不論從大局看還是從個人看,在年輕人中加強抵制消費主義文化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
八成人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談到將來時,預期“非常樂觀”或“比較樂觀”的達到八成,占到81.5%。其中,樂觀程度最高的是健康狀況,達88.1%;其次是人際關系,達76.6%,即使是排在最后的學業(yè)和工作前景,也被72.9%的人看好。
對于眼下的生活,55.2%的人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大家目前滿意度最高的仍是健康狀況,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81.6%,在人際關系方面,這一數字達到76.6%,滿意度最低的仍是學業(yè)和工作前景,但即便如此,也有50.4%的人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但顯然今天的年輕人仍然非常看中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62.4%的同意這一觀點,持比較反對和完全反對意見的則占12.53%。
針對自身最關心的問題,前三名依次是人際關系、未來發(fā)展和經濟收入。其中選擇人際關系的達53.2%。但對“知識”積累的關注率相對較低,排名僅居第七,比例為16.4%!八枷/精神品質”則更不被大家關注,它的排名僅為倒第三名,關注率只有11.3%。
專家點評: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張建新
從總體來看,當代城市青年對對于目前各方面的評價總體是良好的,同時,他們對于未來的預期均高于當前的評價,可見,當代城市青年是非常積極、樂觀的一代,這種樂觀和積極也與我國現(xiàn)處的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水平有一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