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比3不敵巴西,12年來仍未戰(zhàn)勝老對手,而近半個世紀的20場對決也僅僅取勝3場。不僅如此,盡管有著韓日世界杯亞軍的稱號,但德國隊近些年來從未勝過公認的世界強隊,自2000年10月1比0小勝英格蘭以來,德國隊與世界強隊14場比賽未嘗勝績,戰(zhàn)績?yōu)?平10負。
脆弱的防線
,是德國面對強隊總是戰(zhàn)績不佳的原因,一旦無法完全在整體上壓制對手,哪怕是形成對攻,德國隊的防線總是會比與之相同等級的對手的防線丟更多的球。
克林斯曼上任后解決了進攻,卻一直未能解決后防線的問題。沃恩斯和諾沃特尼已年事已高,胡特和梅特薩克尚顯稚嫩,舒爾茨傷愈復出又能如何?德甲上游球隊多是外籍球員擔綱中衛(wèi)大任,克林斯曼只能從中下游球隊中拔尖本土球員,而這樣的球員也難在國際賽場具有競爭力,總體來說,德國后防人才資源是老的老,小的小。從1974年的貝肯鮑爾、福格茨,到后來的福斯特、卡爾茨,之后的科勒爾、薩默爾,現在德國隊的防線人員的儲備,可以說是30年來最差的,克林斯曼并沒有太多的選擇,在剩下1年的時間難為無米之炊。
對于后防線,貝肯鮑爾曾忠告克林斯曼說:“年輕球員當然不該忘記,但是也不應忽視老將的力量。”貝肯鮑爾表示,其實在很多不丟球的場次中,老將沃恩斯是功不可沒的,年輕球員往往從老隊員身上學到更多東西。但現在的德國國家隊,哪有學習的對象呢?克林斯曼可不是后衛(wèi)出身。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