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各位記者、各位來賓:
濟南素有“泉城”之稱及“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的美譽。泉是濟南的魂。據統(tǒng)計,全市轄區(qū)范圍內共有泉水645處,僅在古城 區(qū)2.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就有泉水136處之多,正
常日噴涌量多達30萬立方米。以趵突 泉、黑虎泉、五龍?zhí)、珍珠泉為首的四大泉群以及聞名于世的七十二名泉,或如沸騰的 激湍,或如傾瀉的瀑布,或如珍珠串串,或如清流潺潺,各具風采,造化神奇。清澈的 泉水沿泉溪、泉渠,穿墻入戶,走街過巷,構成濟南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歷史人文景觀。
一、濟南泉水成因及概況
濟南的泉水從其性質來講,是由特殊的巖溶斷層地質所構成,由巖溶裂隙自然出露 地面,屬巖溶裂隙泉。由此可見,濟南泉水是由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和地理環(huán)境所形成的 。濟南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泰山余脈傾斜山區(qū)、丘陵,至市區(qū)變?yōu)樯角皟A斜平原和黃 河沖積平原交接帶,高差達500多米。南部山區(qū)地質結構為寒武系和奧陶系石灰?guī)r巖層 ,巖層呈3-15度傾角向北傾斜。這些可溶性灰?guī)r,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形 成大量地下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為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脈狀地下網道 。遇大氣降水后,大量地表水滲入地下,沿溶溝、溶洞、暗河等地下網道由南向北潛流 。而濟南市區(qū)北部為燕山期輝長巖??閃長巖侵入體,巖質堅硬,為不透水巖層,潛流 的地下水到此受阻,大量匯聚,在水平運動強大壓力下變?yōu)榇怪毕蛏线\動。大量地下水 穿過巖溶裂隙,奪地而出,形成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天然涌泉。由此可見,濟南泉水來源于 南部山區(qū),補給區(qū)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南部山區(qū)大氣降水量對泉水動態(tài)、變化起直接 主導作用。
據氣象部門統(tǒng)計,濟南地區(qū)正常年份平均降雨量為650-700mm,2/3降雨量集中在7 、8、9三個月份。具體情況是:春季(3-5月)86.9mm左右,夏季(6-8月)448.2mm 左右,秋季(9-11月)124.9mm,冬季(12-2月)25.2mm左右;隨著降雨量的“少- 大-小”的明顯變化。正常年份泉群涌流量為30萬km3/日左右。
由于地質條件千變萬化,泉水出露地點的形態(tài)不同,濟南泉水形態(tài)各異,各具風采。濟南泉水還以質純著稱,水溫常年保持在17-18℃,無色無味,清冽甘醇,為天然優(yōu)質飲用水。此外,濟南以泉命名的街巷有30多處,以泉命名的寺、廟、庵有13處,而以泉命名的鄉(xiāng)鎮(zhèn)、村莊多達88處。
濟南泉水歷史悠久。據國內歷史考古學家考證,早在公元前1542年,商代紂王征東 夷時,甲骨文卜辭辭中就有“濼”的記載,“濼”就是今天的趵突泉,迄今(公園2005 年)已有3547年的歷史。千百年來,濟南先民擇泉而居,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者物質文明和 精神文明。濟南的城市沿革發(fā)展、歷史事件、文化蘊含、民風民俗,無不于泉水有著密 切聯(lián)系。自古以來“濟南名士多”,泉水孕育了李清照、辛棄疾這樣足堪彪炳史冊的歷 史文化名人。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杜甫、曾鞏、趙孟?、蒲松齡、 王士禎等,都為濟南泉水留下了不可計數(shù)的妙詞佳句。泉水承載了濟南這座古老城市的 生命,泉水蘊育了濟南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改革開放以來,無數(shù)中外游客到濟南旅游 觀光,每年客流量達200多萬人次以上。所有這些,都為濟南的建設與發(fā)展奠定了豐厚 的泉水文化內涵,開拓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二、近幾年保泉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
由于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工業(yè)、生活用水不斷增加,濟南泉水自70年代中期開始出 現(xiàn)季節(jié)性的斷流。剛開始是一個月至二、三個月,后來是半年到一年,最長的時期是從 1999年到2001年,泉水斷流926天,這在濟南有史以來是從未有過的。濟南泉水的斷流 牽動著各級政府和廣大泉城市民的心。為了恢復泉水的常年噴涌,近幾年市委、市政府 圍繞“實現(xiàn)新跨越,建設新泉城”,“突出泉城特色,恢復泉水常年噴涌”這一發(fā)展戰(zhàn) 略目標,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保泉措施,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主要措施是:
(一)制定了名泉保護法,成立了由市長擔任主任的名泉保護機構。
1997年6月濟南市人大頒布實施了《濟南市名泉保護管理方法》這是全國唯一一部 名泉保護法,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特色。名泉保護法的頒布,使?jié)鲜械拿Wo逐 步走上了依法保泉的軌道。之后,濟南市政府成立了濟南市名泉保護委員會及濟南市名 泉保護管理辦公室,市長鮑志強擔任濟南市名泉保護委員會的主任,三位分管副市長擔 任副主任,進一步加大了對保泉的組織領導和調度協(xié)調。市名泉保護管理辦公室成立之 后,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對全市名泉進行實地考察并建檔。自1998年至2002年,用5年時間對市瞎范圍內 的泉水進行全面實地考察、拍照、建檔。包括對泉水的自然現(xiàn)狀、成因、歷史、文化、 碑刻、周圍環(huán)境等都做了詳細地記錄并拍照,為每處泉水一一建檔,經調查,全市共有 泉水645處。為今后地泉水保護、規(guī)劃工作等留下了詳細的基礎性資料。
2、搶救修復了市區(qū)56處名泉。本著保護為主、科學發(fā)展、永續(xù)利用地原則,組織 搶救修復了市區(qū)內曾被填埋、占壓的市區(qū)56處名泉,并為33處刻立了泉碑,讓名泉重新 煥發(fā)光彩。在對市區(qū)泉水進行重點修復的基礎上,組織章丘市對百脈泉、西麻灣等20余 處泉水進行了修復,新開辟了西麻灣、凈明泉公園,成為章丘的一大亮點。同時,還對 近郊的華泉、漿水泉、大泉、曉露泉、苦苣泉等多處泉水進行了全面整修。
3、組織了濟南新七十二名泉評審工作。2002年6月,一些離退休的省、市老領導發(fā) 起成立了濟南名泉研究會,與名泉辦一道,共同組織、發(fā)起了新72名泉的評選活動。經 過為期3年的實地調查,專家評審論證,社會公示,重新評定了新72名泉并劃定了十大 泉群,評審結果于2004年4月2日揭曉,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大力贊賞。 另外,根據《濟南市名泉保護管理辦法》規(guī)定,積極做好了9月份“名泉保護月”宣傳 活動。
(二)采取保泉措施,確保泉水常年噴涌
近幾年來,市政府先后投資二十多個億建成玉清湖、鵲山水庫,引黃河水實施保泉 。與此同時,為限制私采地下水,市政府成立了封井保泉聯(lián)合執(zhí)法辦公室,已封閉了二 環(huán)路以內的1300余眼地下井。在春季干旱期,市水利部門實施了臥虎山水庫回灌補源。 由于措施得力,濟南泉水自2003年9月6日恢復噴涌,迄今已達到了兩周年。這是七十年 代中期以來,泉水持續(xù)噴涌最長的時期,充分展示了全市人民保泉所取得的成果。
(三)積極申報濟南泉水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濟南泉水數(shù)量之多、形態(tài)之美、水質之憂、歷史文化之厚,科普科研之價值,都可 列為世界之最。濟南泉水完全有條件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也完全有可能被列為世界 自然文化遺產。
2005年4月份,濟南市政府為了做好、做足、做大、做活泉水文章,市長辦公會議 已經明章丘的確正式啟動濟南泉水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申報的范圍是市區(qū)內的趵突 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zhí)端拇笕汉驼虑鸬陌倜}泉群、平陰的洪范泉群。申報的內 容是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目前正積極做好“申遺”的一系列籌備工作。
三、名泉辦將要組織開展的幾項工作:
(一)對王府池-曲水亭-百花洲一帶泉水特色區(qū)進行改造
這一帶歷來被譽為最能夠體現(xiàn)泉水優(yōu)美景觀的特色區(qū)之一。目前,再對王府池-曲 水亭-百花洲一帶現(xiàn)狀進行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本著“維護原有傳統(tǒng)風貌、兼容現(xiàn)代生 活需求、突出泉水景觀、充分挖掘文化內涵”的原則,已提出了該地區(qū)改造方案。 下一步,將按照改造方案的要求,對這一地區(qū)進行改造。改造后,這一地帶將突出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泉石上流”的自然歷史風光,重現(xiàn)“小橋,流水,人家 ”的動人景象,體現(xiàn)載重深厚的泉水歷史文化,體現(xiàn)古樸厚重的民風民俗。
(二)對白泉泉群進行保護規(guī)劃
白泉泉群位于濟南市歷城區(qū)王舍人鎮(zhèn)以北,包括白泉,葫蘆頭和楊家屯等泉群。因 泉群四溢,形成一片開闊的水域,是典型的城市近郊濕地,也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城市邊沿 十分難得的一片濕地。
根據2004年11月市人大領導察看白泉泉群提出的要求,我們已對白泉泉域進行實地 調查,制定出了“白泉濕地生態(tài)保護區(qū)”詳細規(guī)劃。下一步,待市規(guī)劃委員會專家論證 并報市政府,市人大批準后組織實施。
(三)編制濟南市名泉保護規(guī)劃
按照新制定的《濟南市名泉保護條例》規(guī)定,并結合新一輪城市規(guī)劃,我們計劃 編制《濟南市名泉保護規(guī)劃》。該規(guī)劃將對濟南泉水1500平方公里的補給區(qū),泉水涵養(yǎng) 區(qū),市區(qū)四大泉群以及章丘百脈泉泉群,平陰洪范泉群的出露區(qū)進行重點保護,并制定 出相應的保護范圍,保護標準和保護措施,作為今后一個時期保泉的長遠規(guī)劃。
(四)實施泉水“先觀后用”
濟南泉水不僅是寶貴的自然景觀,環(huán)境資源,而且也是寶貴的礦產資源,具有極大 的開發(fā)利用價值。濟南泉水水質優(yōu)良,水溫常年保持在18度左右,且含多種對人體健康 有意的礦物質,市天然的優(yōu)質飲用水。當?shù)叵滤贿_到29米以上時,市區(qū)泉水的日噴涌 量在20-30萬立方米,章丘泉水正常年份的日噴涌量達到60-80萬立方米。如何開發(fā)利 用好濟南的泉水,時關系導濟南市可持續(xù)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是,泉水先觀后 用的問題涉及面比較大,下一步將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深入的研究。
濟南以“泉城”稱名于世。濟南要提高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就必須打好“泉城”這 張品牌,把“泉水”這一獨特自然景觀及蘊涵的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出來,展示出來,唱 響泉水主旋律,做大做活泉水文章,充分展示“泉城”魅力,以此帶動全市經濟,文化 ,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為實現(xiàn)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實現(xiàn)新跨越,建設新泉城”的戰(zhàn) 略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
濟南市名泉保護管理辦公室
二OO五年九月十四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