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元搭起來的展臺,就用了幾天,浪費驚人。
生活日報10月15日報道
記者 李克新 劉玉波 實習生 孫淑霞
素有
“天下第一會”之稱的全國糖酒會昨天在泉城落下帷幕。曲終人散,我們重新梳理本屆糖酒會的功能不難發(fā)現,雖然本屆糖酒會已經被中糖總公司命名為糖酒會之“濟南模式”,但糖酒會已經根深蒂固的“會外展”、“開幕即閉幕”等怪圈仍然存在,甚至出現了一些新的苗頭。巨額的廣告投放和摻水的交易額等現象,仍在困擾著全國糖酒會未來發(fā)展的步伐。
一問:履約率能達幾成
本屆糖酒會在濟南召開,大會成交金額達到140.76億元,創(chuàng)出歷屆糖酒會新高,從主辦方來說,確實值得祝賀一番。
分析本屆糖酒會的外因,成交額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次大會的主辦方濟南市政府高度重視,由市長親自掛帥,組建了由7名副市長和兩名副市級領導為成員的會務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糖酒會的會務組織領導工作。另一方面,此次糖酒會是首次在糖酒生產消費大省主辦,山東企業(yè)積極參與,發(fā)揮東道主作用,也是成交額再創(chuàng)新高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來自湖北福仁食品公司的一位經理,對糖酒會的人氣很有感觸。這家首次參加糖酒會的企業(yè),展會期間簽訂了100多份經銷合同,是該公司近兩年來參加多次專業(yè)展會所沒有遇到的。但對簽約履約率,這位經驗豐富的經理有些心虛,依照他的經驗和感覺,這些簽約合同的履約率實在無法保證。
在多方滿意的背后,成交額的履約率成了一個難解的疙瘩。省商業(yè)集團的一位參會代表告訴記者,在稍有常識的人眼里,成交額已成為一件“皇帝的新裝”。按照往屆糖酒會的習慣,這些喜人的成交額后面,是連兩成都無法保證的履約率。
二問:不“燒錢”不行嗎
無法保證兩成的履約率,不僅與天文數字一般的成交額形成鮮明對比,更與參展廠家揮金如土的氣派極不相稱。于是,糖酒會又被業(yè)內人士戲稱為“燒錢會”。
可這錢不燒行嗎?面對記者的問題,所有品牌廠商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茅臺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像他們這樣的品牌企業(yè),別說在糖酒會上不露面,就是搞得動靜小了,人家就要對企業(yè)的經營產生疑問。糖酒會還是一個“會前會”,等到大會開幕時,大部分生意早已談完。即使如此,各廠家還是在會展中心租用場地,并花大價錢裝修一番。這筆費用少則數萬元,多則幾百萬元。用這么多錢堆起來的展臺,壽命不過一兩天。
除了這些品牌企業(yè)在糖酒會上“燒錢”,一些“新銳”也在糖酒會上大投入。省內一酒廠,拿著今年剛推出來的保健酒進行推銷,在此次糖酒會上的投入接近千萬元。這樣的投入值嗎?山東大學研究廣告?zhèn)鞑W的一位教授認為,這是“新銳”企業(yè)出奇制勝的一種方式。據這位專家介紹,酒類行業(yè)本身就是暴利行業(yè),一些新產品、新廠家,為了能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把市場營銷寄托在廣告公司和營銷公司身上,依賴他們所謂的炒作,企圖借助糖酒會一夜成名,這在歷屆糖酒會上都不少見。
三問:“怪圈”沒法治嗎
由于歷史的原因加之管理上的不規(guī)范,糖酒會一直存在“會外展”和“會前會”現象。
本屆糖酒會開幕前,濟南市成立了市場監(jiān)管辦公室,并由分管副市長直接領導和負責。組委會多次反復強調,嚴禁在市內其他場所及賓館、飯店和招待所等地進行場外交易,搞“會外展”并聯合工商、公安、城管執(zhí)法等部門組建了一支聯合執(zhí)法隊對此進行了專項查處,查處力度曾一度涉及到邊遠鄉(xiāng)鎮(zhèn)的服務場所。但從開幕前3天來看,“會外展”并沒有得到遏制,展會期間的“會外展”與中心展區(qū)一樣紅火。
另外,大會組委會極力要擺平的“開幕即閉幕”的現象,也僅僅維持了一天,從開幕第二天開始,大批參展商便開始撤離中心展區(qū)。工業(yè)南路和火車站周圍的經一路一帶,從開幕式當天就出現的參展商拋售潮,成了省城市民的“購物天堂”。
業(yè)內人士認為,“會外展”、“會前會”屢禁不絕,僅僅依靠承辦方的行政干預,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兩大痼疾對糖酒會的辦會方式提出了革新的要求。
雖然“本屆交易會集中展區(qū)的龐大規(guī)模與火爆場面,反映了參會企業(yè)的真實需求,體現出集中展區(qū)的吸引力與優(yōu)勢,印證了糖酒會巨大的凝聚力與生命力”,但主辦方中糖集團顯然也意識到走過了50年輝煌歷程的糖酒會必須直面各種挑戰(zhàn)。
在總結本屆糖酒會時,中糖集團老總王新國清醒地提出:“在成績面前,我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在推動行業(yè)進步、服務廣大廠商的宗旨下,我們會繼續(xù)堅持走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繼續(xù)堅持市場化、多元化之路,繼續(xù)堅持將廣大參會廠商的根本利益放在最核心的地位。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