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獲悉,剛被判決不正當競爭的8848“搜索助手”將進行上訴,拒不道歉,同時不愿支付百度、搜狐、中搜等公司116萬元的賠償。由于這是首例對“流氓軟件”判決,被告北京珠穆朗瑪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珠峰萬維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上訴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百萬賠償被告1分不付還欲上訴
記者昨天從百度和搜狐公司了解到,由于被告不服判決,已于1月9日提出上訴,所以8848沒有道歉,更沒有賠償1分錢。對此兩家公司都表示將奉陪到底。而8848人士則不愿接受記者采訪,記者同時發(fā)現,8848“搜索助手”昨天仍可下載使用。
據介紹,“搜索助手”是2004年12月由網站向互聯網用戶提供的一款免費下載的IE瀏覽器插件,此插件在網民瀏覽8848網站時毫不知情地被強行安裝,之后用戶用一些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時,會發(fā)現其結果頁的結構和內容被修改,并出現了8848所插入的廣告、圖片及其他搜索引擎的鏈接,而網民想卸載“搜索助手”必須求助于專業(yè)技術人員。為此百度、搜狐、中搜3家公司以不正當競爭和侵犯著作權為由,先后將8848系3家公司告上了法庭。去年12月26日,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宣判,除停止侵權和賠禮道歉外,北京珠穆朗瑪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珠峰萬維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被判令賠償中搜在線軟件有限公司經濟損失11萬元,搜狐和百度也分別贏得了55.2萬元和50萬元的賠償。
百度人士昨表示,這一判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從法律上明確了“流氓軟件”的違法行為,同時百度也認為應該有更多的公司和個人站出來起訴“流氓軟件”,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流氓軟件” 恰恰多出自正規(guī)公司
在北京市網絡行業(yè)協會的一項網上調查顯示,超過25萬人遭遇過“流氓軟件”,網民對其中的強制彈出廣告、逃避用戶卸載、瀏覽器劫持等流氓行為尤為反感。北京市網絡行業(yè)協會秘書長王鐵安表示,據行業(yè)協會的不完全統(tǒng)計,有80%以上的網民曾經遇到過“流氓軟件”的困撓。
“我們在2005年共截獲72836個病毒,其中90%以上帶有利益驅動的特征”,瑞星公司副總裁毛一丁表示:正規(guī)商業(yè)公司正日趨成為黑客和流氓軟件的主要推動力,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黑客經濟”產業(yè)鏈。他們的手段可以總結為“一偷二騙三劫持四流氓”,有的是自己盜竊有價虛擬財產牟利,有的是為幕后買家服務賺錢,而這些買家往往是正規(guī)的商業(yè)公司和一些互聯網企業(yè)。
“3721上網助手”(現已被阿里巴巴收購改名為雅虎助手)曾經為推動中文互聯網的發(fā)展做出貢獻,但現在已經成為互聯網上討伐聲最高的“流氓軟件”,北京市網絡行業(yè)協會曾將“3721上網助手”評為十大流氓軟件之首。
短視行為 失去更多信任和市場
未來3-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軟件和互聯網產業(yè)市場,但由于一些正規(guī)公司推動“流氓軟件”肆虐,現在已很難找到一個清潔的互聯網環(huán)境。對此剛剛上任的微軟中國研發(fā)集團總裁張亞勤表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更先進的技術主導下,“流氓”公司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張亞勤接受采訪時稱,未來3-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和軟件產業(yè)市場。面對這樣的市場,一些公司采取了短視行為,通過“流氓軟件”和“間諜軟件”謀取商業(yè)利益,而代價是失去用戶的信任,失去更多的市場。
[背景鏈接]什么是流氓軟件
從技術上講,惡意廣告軟件(adware)、間諜軟件(spyware)、惡意共享軟件(maliciousshareware)等都處在合法商業(yè)軟件和電腦病毒之間的灰色地帶。它們既不屬于正規(guī)商業(yè)軟件,也不屬于真正的病毒;既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同時也捆綁了一些惡意的程序。當用戶將這些軟件下載安裝以后,其中的惡意程序也就隨之進入電腦,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運行。
金山公司日前發(fā)布的《2005年網絡安全報告》顯示,流氓軟件的危害甚至超越傳統(tǒng)病毒,成為互聯網安全最大的威脅。(魏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