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壇最近一段時間亂象紛呈。烏議會10日因烏俄天然氣談判問題通過決議解散政府。烏總理葉哈努羅夫堅持認為該決議違憲,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烏總統(tǒng)尤先科則致函議會要求撤銷解散政府的決議。議會在未審議總統(tǒng)上述要求的情況下于20日宣布休會兩周。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對于烏目前的這場國內政治
危機來說,烏俄天然氣之爭只是一根導火索,定于今年3月舉行的議會選舉才是危機的重要根源。 政體變革埋下危機伏筆
2004年12月烏“橙色革命”期間,烏議會通過了一個憲法修正案,作為解決當時政治危機的一攬子方案之一。修正案規(guī)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國家政體由總統(tǒng)議會制轉變?yōu)樽h會總統(tǒng)制。議會權力將得到實質性擴大,政府由議會超過半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lián)盟的成員組成,議會擁有解散政府的權力。
烏議會正是基于該憲法修正案通過了解散政府的決議。但尤先科和葉哈努羅夫認為,本屆政府是在總統(tǒng)議會制基礎上產生的,目前的議會沒有解散政府的權力,只有選后產生的新一屆議會才擁有憲法修正案賦予的各項權力。雙方在對憲法修正案的理解方面存在差異。
這一問題本來并不難解決,只要憲法法院作出相應解釋即可。但烏憲法法院由于不足法定人數,自去年10月以來就一直處于癱瘓狀態(tài)。尤先科近日多次敦促議會就任命憲法法院法官問題達成一致,直到議會20日宣布休會時,這一問題的解決也沒有任何進展。
葉哈努羅夫20日致函烏議長利特溫,重申議會解散政府決議違反憲法。他認為,既然議會無權解散政府,因此也就不存在看守內閣問題。由于議會已宣布休會,它目前無法對葉哈努羅夫的這封信函作出評價。
大黨競爭激烈
烏克蘭定于今年3月26日舉行議會選舉。政體的轉變使得這次選舉的意義非同尋常,因為控制了議會就等于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國家的權力。根據憲法修正案,新一屆議會的450個議席將全部按照黨派候選人名單產生,得票率超過3%的黨派進入議會。烏克蘭將有40多個政黨或競選聯(lián)盟參加本次議會選舉,競爭十分激烈。
多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前總理亞努科維奇領導的地區(qū)黨、前總理季莫申科領導的季莫申科競選聯(lián)盟、葉哈努羅夫領導的“我們的烏克蘭”競選聯(lián)盟、利特溫領導的利特溫競選聯(lián)盟、烏克蘭共產黨和社會黨等6個黨派最有可能進入議會。
分析人士認為,地區(qū)黨、季莫申科競選聯(lián)盟和“我們的烏克蘭”競選聯(lián)盟將構成下屆議會的核心,但這三個黨派中的任何一支力量都不能單獨控制議會,議會選舉得票率的多少將是組建聯(lián)合政府過程中最重要的談判籌碼。政治理念截然不同的亞努科維奇和季莫申科本次聯(lián)手向政府發(fā)難,主要是為了打擊競爭對手,但這并不意味著亞努科維奇和季莫申科在選后也一定聯(lián)合在一起。
“炒作”涉俄問題
此間分析人士稱,烏克蘭東部和南部選民大多對俄羅斯抱有好感,西部選民則有排俄情緒,為了贏得選民的支持,某些黨派在競選中“炒作”涉俄問題。
烏俄經過艱苦談判已于本月4日就天然氣問題達成協(xié)議,雙方政府均對談判結果表示滿
意。烏克蘭每年消費大約8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其中600億立方米需要從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進口。
但這一協(xié)議卻遭到季莫申科的強烈批評。分析人士稱,由于季莫申科競選聯(lián)盟和“我們的烏克蘭”競選聯(lián)盟的票倉重合,都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區(qū),因此季莫申科的這一立場也許能贏得更多具有排俄情緒的選民的支持。
本月13日,俄黑海艦隊租用的雅爾塔燈塔被烏克蘭國家水文地理公司強行控制。烏俄雙方各持己見,相互指責。俄黑海艦隊19日調動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zhàn)隊員保護其他4處燈塔,這一事件進一步升級。與此同時,烏一些政客以俄售烏天然氣價格已經市場化為由,要求相應提高俄黑海艦隊基地租金。此間分析人士指出,烏各種政治力量都在利用這些問題為自己攫取選舉資本,議會選舉前類似問題還可能不斷涌現(xiàn)。新華社記者宋宗利陳暢(新華社基輔1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