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制造商持續(xù)數(shù)月的“漲價說”,在家電零售巨頭們相繼亮出的價格“殺手锏”面前至今無法“落實”。日前,國美電器正式宣布,全國550余家賣場首批拿出100萬臺空調,全面降價15%-20%。與此同時,蘇寧、五星等國內家電連鎖零售商也紛紛打出空調降價廣告,制造商們“散播”的空調價格上揚的消息被零售商們強力抑制
。
廠家達成漲價“默契”
“五一”黃金周一過,空調市場就頻頻傳出廠家要漲價的聲音,5月中旬,美的、格力、海爾、志高等幾乎所有空調廠家相繼發(fā)函給家電零售商,宣稱其空調產品價格即將上調,漲幅在100—400元不等。他們認為漲價的原因主要在于空調原材料銅的價格持續(xù)上漲,上漲到廠家難以承擔的地步。廣東一家空調企業(yè)更是近乎哀求地表示,“廠家在挖潛消化成本上已經(jīng)精疲力竭,不漲價將面臨倒閉。”而一些實力強大的空調廠家則不顧商家阻撓,在發(fā)函同時已經(jīng)把價格漲了上去。盡管各個空調廠家并沒有從形式上簽訂同盟條約,但默契地漲價口徑,已經(jīng)形似“漲價聯(lián)盟”。
零售商拒絕“抬轎子”
“某些家電制造商本想借‘買漲不買跌’的慣例提升銷售,沒想到消費者并不認可,銷售毫無起色。在冷靜觀察市場的發(fā)展,理性分析制造商漲價的動機后,國美決定拿出百萬臺空調全面下調價格。”青島國美電器總經(jīng)理辛克俠告訴記者,空調價格的漲跌與否,其重要依據(jù)是看市場的接受度和認可度。
辛克俠解釋說,銅價今年雖然有很大幅度的上升,但銅在空調原材料中所占比例并不高,大約在5%左右,所以廠家所稱銅價上漲導致空調漲價的說法不成立。五星電器空調業(yè)務部主管劉昕也表示,今年銷售的空調實際屬于去年底今年初囤積的原材料制成的,因此即便原材料的漲勢對空調整機的成本有影響,也不該是現(xiàn)在反映到市場中,因此家電零售商打壓“抬價行為”不無道理。
“漲”只是一廂情愿
在這場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間發(fā)生的關于空調漲與不漲的口水大戰(zhàn)中,階段性的勝利最終屬于零售商。不少消費者發(fā)現(xiàn),價格的“話語權”仍舊掌握在零售商手中。
早在今年3月份,國美就訂單采購50億元空調囤貨以備旺季之需。五星也投入20億元空調資源,其中多款包銷型號。蘇寧則宣布訂制600萬臺平價空調。
淡季現(xiàn)金打款,旺季現(xiàn)貨入市,以資金作籌碼的廠商之間的博弈,在空調產品多年來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零售商對價格的決定權分量更重一些。國美、蘇寧、五星等幾大家電連鎖巨頭雄霸國內市場的銷售渠道,讓制造商們感覺到在價格上“說話”力量越來越弱。種種情況顯示,工廠單方面制定“剛性價格”的時代已經(jīng)不會再來,所以廠家一廂情愿的“漲價行動”要最終“漲”到市場上去,注定步子會走得相當艱難。(記者
劉蘭星)
責任編輯:王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