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低價位住宅是市場關注的熱點
金秋十月,樓市又逢黃金周。對于當前的房地產市場來說,能否挖到這桶黃金并促動樓市回暖,
成為眾多地產人的期待;對置業(yè)的百姓來說,能否找到滿意的房子、實現(xiàn)安家夢想,也成了討論的熱點。
從各地的報道來看,今年對“金九銀十”的效果都沒有像往年那樣的期待,但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或許能給壓抑已久的樓市帶來幾絲清涼之氣。普遍的看法是,因為受新政影響,市場經歷了一個觀望期,到了“十一”,也會有蓄勢待發(fā)的市場潛力,而開發(fā)商也會因為資金等方面的壓力,力推一些產品。那么,整個黃金周還是會帶動一批購買力,市場的成交量還是會有所增長,但與往年同期相比會有所滑落。
假日偷閑忙看房
“十一”長假,是廣大市民的旅游休閑黃金周。不少市民和外來的游客利用這七天長假奔走于售樓處、樓盤現(xiàn)場等地,為日后的購房置業(yè)做一番理性“打探”。業(yè)內人士認為,今年“十一”黃金周,仍有不少市民會在節(jié)日忙著看房、選房。
“十一”黃金周前的這段時間,青島樓市變得熱鬧非凡:項目奠基、項目開盤、售樓處開放、精裝修樣板間亮相等消息不斷見諸報端——一個忙忙碌碌的“假日樓市”又展現(xiàn)在社會各界面前。分散在房地產市場角落里的身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忙碌的“樓市黃金周”:賣房的馬不停蹄地奔走在銷售一線,買房的忙碌在看房、購房的路上,買賣雙方共同豐富著“十一”樓市的主題表情。
值得提醒廣大購房者的是,如果看房前沒有一個細致的安排,可能浪費了時間卻收獲甚少。因此,了解熱點板塊和入市新盤的信息,搜集各大樓盤推出的優(yōu)惠措施、研究其最近的營銷策略是“十一”購房前必做的一門功課。
自住客戶撐起假日樓市
不少樓盤的一線銷售員表示,這個黃金周肯定會很忙碌,但結果未必像期待的那么好。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房地產新政對投資客戶的打擊比較大,隨著利潤空間的縮小,投資型購房需求受到抑制,投資型客戶或者退出市場或者加入觀望行列。雖然自住型購房需求依然比較旺盛,但少了投資客戶的身影,樓市多少還是比往日冷清了許多。
天泰·迦南美地在這個“十一”黃金周期間就把目光鎖定了急于購房的年輕置業(yè)者,并適時推出了75平方米房型設計征集,一時之間,“不要高房價,不要大戶型”的宣傳口號在我市年輕人群體中廣為流傳。該項目銷售負責人表示,今年“十一”黃金周乃至“金九銀十”的大部分客戶都將是自住型購房者。不過他們的購房需求多為中低價位住宅,從戶型來看,大多集中在60-110平方米之間的中小戶型。
一家代理公司的客戶總監(jiān)對記者介紹說,“十一”期間的優(yōu)惠折扣也比較普遍,所以有剛性需求的買家適宜入市。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自住者購買,買城市核心的房子比較好。因為城市核心價值是不會貶值的。
冷靜看待“十一”黃金周
相對于往年“金九銀十”效應,今年的“十一”樓市顯得撲朔迷離。現(xiàn)在“金九”已經收尾,從成交數據看比前幾個月明顯提升,但還是沒有往年理想。而“十一”臨近,各大開發(fā)企業(yè)都憋足了勁迎接這個期待中的“黃金周”。但不少業(yè)內人士甚至發(fā)展商都坦言,今年國慶樓市有點懸。困擾今年黃金周效應的因素很多,其中連續(xù)出臺的調控政策傳遞出的信號讓不少客戶駐足觀望,另外市場投放量的增加、樓盤同質化競爭嚴重、限價商品房開始上市以及對外地品牌房地產企業(yè)產品的期待也是重要因素。
從目前各方觀點來看,大多對今年的黃金周樓市不太樂觀。認為這期間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成交量,但不會出現(xiàn)噴薄之勢,畢竟市場的觀望氛圍還比較濃厚。業(yè)內專家預測,畢竟到了傳統(tǒng)的銷售旺季,再加上市場存量房的強推和不少新盤開始推貨,成交量必然出現(xiàn)上揚。但同時也表示,由于仍處在政策“消化期”,很難出現(xiàn)往年盆滿缽溢的驚喜。(本報記者
劉海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