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公務接待中的浪費問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示要求多部門合作治理。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尋寰中接受中國政府網(wǎng)訪談時表示,下一步按照總理的要求,一定要在剛性的制度上取得新的進展。同時,尋寰中否認中國各級黨政部門每年公款吃喝消耗掉3000 億的說法,經(jīng)過研究他們認為該數(shù)據(jù)有夸大性。(6 月20 日《新京報》)
????鑒于尋寰中的身份,我相信“每年公款吃喝3000 億,數(shù)據(jù)有夸大性”的定
論,不會是沒有根據(jù)的。也是因為他的身份,我不明白尋寰中為什么不將這個“夸大性”具體化。是從不過幾個億夸大到3000 億,還是從2999 億夸大到3000 億?不同程度的夸大,形成的問題性質(zhì)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尋副局長如果確實掌握了公款吃喝的確切數(shù)字,而且這個數(shù)字也無關國事機密、國家安全,不妨像村務公開廠務公開一樣公之于眾,免得大家瞎猜瞎想,枉作杞人之憂。
????雖說尋副局長“亦坦言政府接待的開支確實不小”,但因為沒具體數(shù)字,人們不知“不小”到何種程度;而一句“夸大性”,則難免讓公眾感覺公款吃喝不算多大個問題。我知道,這不是他的本意;但夸大論的實際效果,似在撫平人們對公款吃喝的憂慮與不滿——問題沒那么嚴重吧?!
????尋寰中管理的是國務院機關事務,也許并不能完全看到地方干部、基層群眾所看到的。但是我們應該承認,“ 公款吃喝猛于虎”的形象,并不是人們無事生非臆造出來的;“ 公款吃喝三千億”的憂慮,也不是憑空想象的天方夜譚。
????去年3 月,河南汝南縣以蹲點守候、攝像曝光的方式查處公款吃喝,不到一個月就有多家飯店老板大呼日子不好過,“生意做不下去了”。汝南大功告成:30 個局委、17 個鄉(xiāng)鎮(zhèn)加上160 多個有接待任務的二級機構等,有250 多個有接待任務的單位,一天有1/3 的單位來客人,每個單位省50 元的酒錢,不算節(jié)省的飯菜一天能省下4000 元,一年就省下150 萬元左右。這個賬是很保守的,哪個“有接待任務的單位”哪一天沒有宴請?哪個單位的哪次宴請,只是“50元的酒錢”呢?如果汝南還不足以見公款吃喝之一斑,上上網(wǎng),我們就能見識更多關于公款吃喝稀奇古怪的事情。
????我們知道,沒有哪條黨紀國法為公款吃喝開綠燈,倒是三令五申卻管不住公款吃喝那張嘴。我以為有兩個認識上的問題需要澄清:一是公款吃喝者大多不以腐敗視之,坦然地“不吃白不吃”;二是負有責任的部門大多把治理公款吃喝排在治理腐敗的后面,總以為公款吃喝的危害性沒有那般大。
????我堅持認為,與其為公款吃喝的某個數(shù)字辯解,不如想點切實可行的辦法,真正破解治理公款吃喝這一難題——不是什么“原則上四菜一湯”、“原則上不能公款宴請”,而是“徹底清除公款吃喝”就是必須遵守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