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洛哈村,蟄伏在金沙江大峽谷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山坳里,四周的山高達三四千米。通往村子的路,像一架彎來拐去的懸梯,從峰巔一直掛到谷底,不足一米寬的沙石路面,外側(cè)是沒遮沒擋、險如剃刀的懸崖。初走這條路,我們的體驗是心驚肉跳。
????7月16日,54歲的林強第十次走進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烏依鄉(xiāng)的阿布洛哈村?!靶值芎冒?!”“林爸爸,我們想你!” 迎上來爭相與他招呼、握手、擁抱的是被稱為 “麻風村”的村民和小學生,像見了久別的親人……
????林強是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一個省級機關的正處級干部,為什么與這個偏遠、令人望而生畏的麻風病康復村的群眾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
????近日,沿著林強走過的崎嶇險峻的山路,記者開始踏訪。
????“比麻風病更可怕的是思想麻木”
????2003年夏天,林強在布拖縣調(diào)研,聽當?shù)厝苏f起烏依鄉(xiāng)的“麻風村”,很想去看一看,可一連找了好幾個人都不敢?guī)?。2004年他又來到烏依鄉(xiāng),可還是沒有人敢?guī)?。2005年3月,他再次來了,當?shù)氐囊粋€“勇敢者”帶他踏上了那條充滿神秘和恐怖的路。
????由于下坡慣力大,沙石路面滑,林強10個腳趾有4個出現(xiàn)淤血。“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當時是什么力量支撐我下山,走了5個多小時?!?林強對記者說。
????進村以后,林強又走了近5個小時,他挨家挨戶走訪村民。
????64歲的阿聰爾聰,因患麻風病雙手變形、身體扭曲。他給林強講,他舅舅在1948年得了麻風病,當時全村人都認為這病是“風吹來的魔鬼”。每家每戶湊錢買了一頭牛,讓他舅舅吃,三天后,村里人就用那塊牛皮把他舅舅縫了進去,抬進山里活埋了。阿聰爾聰老人對林強說:“我在村里生活了40年,有一間茅草房和一分二自留地,能夠活到今天,已經(jīng)很滿足了。”老人的話讓林強心酸,眼淚控制不住流了下來。
????上世紀60年代初,為了防止麻風病傳染蔓延,布拖縣政府把全縣的麻風病患者集中在這里進行統(tǒng)一治療康復,當?shù)厝朔Q其“麻風村”。40多年來,當?shù)攸h和政府對阿布洛哈村采取了特殊的關懷政策,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基本的生活和醫(yī)療條件,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村里還處于貧窮落后的狀態(tài)。如今,阿布洛哈村分4個小組居住著67戶、177人,麻風病患者46人。
????在走訪中,林強發(fā)現(xiàn),全村基本上沒有一個人識字,那里沒有醫(yī)生,沒有電,更談不上學校。村里孩子們那無助的眼神,深深刺痛著他。
????臨別時,鄉(xiāng)親們問:“林處長,你還會來嗎?”軍人出身的林強,聽了這樣的話,覺得這仿佛戰(zhàn)爭年代老百姓期盼自己的隊伍。他果斷地說:“會的,一定會再來!”
????1987年,入伍14年的林強,惜別軍營,轉(zhuǎn)業(yè)到四川省教育廳機關。他長期關心民族地區(qū)的教育,足跡遍及甘孜、阿壩、涼山等民族地區(qū)。
????返程路上,林強心潮起伏:我們工作在條件比較舒適的省級機關,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有多少人會想到大山深處還有那么封閉、孤獨的村落,還有那么困難的群眾。
????回到成都,林強腦海里經(jīng)常浮現(xiàn)出村民的身影,有時做夢都夢見他們。那些日子,他經(jīng)常給朋友們講述村子里的另一番世界。他說:“那里的人太需要關心了,我們應該盡一份心,盡一份力?!?/p>
????有人勸他:“那里山高路遠,是你管的事嗎?要是染上麻風病咋辦?”
????林強心里想,既然那些困難群眾被我遇上了,我就有責任、有義務去幫助他們。如果我漠然處之,思想麻木,那就比麻風病更可怕。
???“只要主動作為,就能為群眾辦點事”
????幾個月后,林強打點行裝,準備再去阿布洛哈村。
????“你去了能夠為他們做什么呢?” 有人問。
????林強沒答話,但他心里明白:“只要主動作為,就能為群眾辦點事?!?/p>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林強首先想到的是要為阿布洛哈村建一所希望小學,讓那里的孩子們插上知識的翅膀。但是,布拖縣是國家級扶貧工作重點縣,地方政府撥款為山村建學校,談何容易?
????林強上下奔走,四處協(xié)調(diào)。在布拖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資金終于有了著落。林強也傾其所有,拿出自己的3萬元稿費和籌集來的4萬元錢。2005年5月3日,學校終于破土動工。
????這次進村,林強一頭扎在學校工地上。仔細查看圖紙,幫助驗收施工質(zhì)量,還和村民們一起搬磚頭,拌泥沙,累得滿頭大汗。他給村主任建議,給學校修一個簡易運動場,他說:“我過去在部隊當過運動員,我來指導他們,一定要讓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p>
????2005年9月15日,林強第三次走進阿布洛哈村,這里出現(xiàn)了激動人心的場面:村里歷史上的第一所學校――林川希望小學開學了!整個村子像是在過盛大的節(jié)日,全村老少圍坐在學校四周。林強把從成都帶去的國旗,用竹竿升起在學校上空。鄉(xiāng)親們請林強擔任名譽校長。
????42年來,阿布洛哈村第一次傳出了朗朗讀書聲:“上學了。這就是我,我是一名小學生了,我的名字叫……”教室里坐著全村的34名孩子,年齡小的6歲,大的16歲。
????林強知道鄉(xiāng)親們選他當名譽校長意味著什么,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爻啥疾坏絻蓚€月,他再次來到學校,給學校帶去約5000元錢的藥品和教學用品,給每位學生買了一套學習文具,了解孩子們學習情況,抽查他們的作業(yè)。孩子們的學習比預想的好,小的學生能認漢字20個左右,大的學生能認50―80個,簡單的加減法也基本掌握了。
????操場上,當林強再次把國旗升起的時候,學生們已經(jīng)能夠整齊地唱完國歌,歌聲響徹山谷。
????這次,林強在村里住了5天,除了進一步了解村情,更多的是考慮學校建設。他動員村民搬石運土,平整操場,依靠土辦法制作單杠、吊繩、蹺蹺板等,讓同學們在快樂中進行體育鍛煉。他跟村主任商量說,在學校附近給劃上兩畝地種菜吧,改善學生伙食,讓孩子們有個好身體。他跟縣教育局長說,這所學校雖然辦起來了,但這里很封閉,幾年后可以把有發(fā)展的學生選送到縣民族小學繼續(xù)學習,只有跟外面的社會接觸,他們才可能有大的發(fā)展。
????臨走時,林強又悄悄留下兩萬元錢給村主任。他說:“把山路拓寬,這條路太險了,孩子們上學不安全,鄉(xiāng)親們也不能走一輩子?!?/p>
????“面對困難群眾,我還有什么不知足,還有什么不能付出”
????頂著高原烈日,記者跟著林強走在通往阿布洛哈村那條狹窄的山道上,一邊是絕壁,一邊是懸崖,仿佛一陣山風吹來,人就會掉下去。
????林強告訴記者,他年幼喪父,是母親把他拉扯成人,部隊給了他命運的轉(zhuǎn)機,黨和人民把他培養(yǎng)成一名黨員干部,雖然不是多大個官,可待遇也不差了。面對困難群眾,還有什么不知足,還有什么不能付出的?
????正是這份感恩之情,使林強在為群眾付出時總是那樣的毅然決然,無怨無悔。
????在阿布洛哈村保管室,記者看到林強的“床”:一張篾席墊在一堆玉米棒上。半夜一翻身,玉米在他身下滾來滾去,老鼠在他頭上竄來竄去。村民們覺得對不起他,林強卻總是安慰鄉(xiāng)親們,睡得挺好,住的是大“單間”,睡的是“按摩床”,還有“音樂伴奏”。
????鄉(xiāng)親們都說,林強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但記者提到村里的孤寡老人,林強覺得很內(nèi)疚。他說,特別對不起阿聰爾聰老人。林強第一次見到他時他光著身子,他立即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老人穿上。還給他拍了一張照片,讓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模樣。他送給老人一支手電筒,老人走夜路第一次有了亮光。2006年元旦,林強來到村里,出錢給阿聰爾聰修了10平方米的房子,老人告訴他,手電筒不亮了,林強答應盡快給他補一支。今年4月,林強帶著手電筒去見阿聰爾聰老人,但一直未見到。原來,一個月前阿聰爾聰因走夜路,從山崖上掉下去摔死了。林強攥著手電筒的雙手發(fā)顫,來到阿聰爾聰房前,流著淚說:“阿聰大叔,我來晚了,如果早一個月,你就不會摔下山去。我把電筒放在你門前,希望它在另一個世界給你照亮!”
????2006年夏天,四川遭遇旱災,持續(xù)的干旱讓林強惦記阿布洛哈村。一天,他通過布拖縣民政局了解到村里糧食嚴重減產(chǎn),到年底就會斷糧。他立即拿出自己的1萬元錢,購買了8600斤大米,還征集了1000多冊書籍和100多套衣服,并做通妻子的工作,拿了家里的DVD、彩電,一并送進村。
????群眾把他的名字刻在山崖上,他把黨員干部的形象刻在群眾心坎里
????在進村的山道上,一面陡峭挺拔的巖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上面刻著一行醒目的大字:感謝共產(chǎn)黨培養(yǎng)出來的好干部林強。那是阿布洛哈村的村民為林強立的,表達他們對林強的感激之情。
????林強是部隊的二等功臣、優(yōu)秀黨員,他最清楚,軍轉(zhuǎn)干部什么可以“轉(zhuǎn)”,什么不能“轉(zhuǎn)”。他說,一個共產(chǎn)黨員,為群眾做了好事,群眾會把功勞記在你的身上,如果你做了壞事,群眾就會把錯誤記在黨的身上。因此,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矢志不渝的追求。
????阿布洛哈村地處深山峽谷,封閉、原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困難也很大,但林強默默無聞地用心去做,創(chuàng)出無數(shù)個“第一”。
????村里土地十分貧瘠,鹽堿沙化嚴重,加之勞動力缺乏,種植結(jié)構(gòu)單一,土地收成低。林強看到村民們只種玉米、土豆等農(nóng)作物,就提議種植花椒、果樹,并積極為他們聯(lián)系。在當?shù)卣膸椭?,現(xiàn)在村里的花椒已有了50畝,果樹已經(jīng)掛果了。村民們第一次能在莊稼地里找到錢。
????幾十年來,阿布洛哈村人飽受疾病的折磨,沒有人走出過村,也沒有人敢于走出村。如今,村里的新一代在健康成長,他們藏在心底的渴望,林強深深理解,在他四處奔波、牽線搭橋下,阿布洛哈村終于有第一位姑娘走出大山,外嫁內(nèi)地。如今,她已經(jīng)有了孩子,林強專門為她拍了張“全家福”送進阿布洛哈村,讓村民分享愉快。
????貧窮必然導致生活習慣和方式的落后。林強多次給村民送去毛巾、香皂、牙膏、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還在全部小學生中實行洗臉、洗手、洗頭的“三洗工程”,并通過他們回家去影響和帶動家長養(yǎng)成文明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如今,洗臉、洗手、洗頭在阿布洛哈村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就連來客扔在地上的飲料瓶、塑料袋,村民見了也會主動撿起來。
????現(xiàn)代文明的光芒不斷照射到阿布洛哈村,村民們第一次看到電燈,第一次看到電視、第一次用上手機……每件都浸透著林強的心血和汗水。
????“敬愛的林校長:你的生活好嗎,你離開一個月,我做夢都夢見你?!薄坝H愛的林爸爸,我是吉覺大地,沒有你,我只能在家放羊?!薄傲植椰F(xiàn)在能認700個字了。我雖然16歲才上學, 但我也很幸運。”…… 村小學的孩子們給林強寫了很多信,對他的稱呼五花八門。
????有人說,林強把黨員干部的形象刻在了群眾心坎里,但林強總是講,阿布洛哈村的事是被我碰上了,我只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大家都在做,許多黨員干部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成都市一位領導干部把林強的故事講給一位企業(yè)的老總聽,他當即決定出資兩萬多元,給村里買一臺柴油發(fā)電機。
????去年9月29日,林強的好友聽說他要去阿布洛哈村與村民一道過國慶節(jié),半夜敲開林強的家門,扛來一箱巧克力,請他帶給鄉(xiāng)親們嘗嘗。
????四川大學的同學聽了林強的事跡報告后,紛紛走上街頭,為村民募集了一萬余件衣物。
????近年來,涼山州、布拖縣各級政府都向阿布洛哈村投去關注的目光:建設飲水管道,實施人畜飲水工程,開展農(nóng)村低保,實行新型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等等,一項項惠民政策和措施進了村。
????短評:真情贏得民心
????軍隊轉(zhuǎn)業(yè)干部林強保持和發(fā)揚我黨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全心全意為人民作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幫助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用自己的模范言行,架起了黨和人民的連心橋。
????林強多次徒步翻越幾千米的高山,冒著摔下山的危險,走進令外界望而生畏的“麻風村”,體驗群眾的甘苦,甘心情愿付出,讓“麻風村”的特殊困難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幫助。拓寬險峻山路,一次又一次捐錢捐物,送救災糧,辦第一所學校,第一個送村民走出大山……群眾把他的名字刻在山崖上,從內(nèi)心里感謝共產(chǎn)黨培養(yǎng)出來的好干部。
????“只要主動作為,就能為群眾辦點事?!绷謴娺@句話,非常樸實,卻具體生動,體現(xiàn)了一個黨員干部在群眾需要的時候,不是視而不見,態(tài)度冷漠,思想麻木,而是主動迎上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心實意想辦法,竭心盡力辦實事,盡好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本分和職責。
????林強說得好,一名共產(chǎn)黨員,為群眾做了好事,群眾會把功勞記在你的身上。他真誠聽取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真心為群眾解難事、做好事,并不是為了贏得群眾的回報,將其名字“刻在山崖上”,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黨員干部的形象刻在群眾心坎里。
????林強同志是黨員干部的楷模。他心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宗旨意識,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公仆情懷,胸懷全局、造福人民的高尚情操,愛崗敬業(yè)、甘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zhì),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時代精神,都值得我們每個黨員干部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