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是機遇不是威脅 ????法國前外交官魏柳南解讀西方對中國的誤解 ????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美國走向“沉沒”,世界失去榜樣,“中國威脅論”再次沉渣泛起。繼《中國不高興》之后,法國學者魏柳南《中國的威脅?》一書再贏讀者眼球。 日前,魏柳南對“中國崛起前景與阻力”等網(wǎng)友的提問認真作答。 ????《中國的威脅?》是人民日報出版社“大國問號”時政叢書之一,另外兩本是《美國的沉沒 ????“中國的威脅”是被夸大了的 ????問:您如何評價中國和法國兩百年以來的關系? ????魏柳南:18世紀法國的哲學家,就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比如盧梭。但從1840年到1949年,我們有一百余年的沖突。我們都用一種殖民主義的心態(tài)對待中國,也包括對待日本。最重要的是1964年,我們建立了外交關系以后,中法之間的友好關系沒有改變,有時可能有沖突,但法國人民對中國人民一直有深厚感情。 ????問:您在亞洲多個國家擔任外交官十多年,請問,您對中國做過哪些了解和研究? ????魏柳南:在亞洲待了13年,這13年對我的思考有很大影響。那段時間我經(jīng)常來中國,使我對中國有非常感性、直觀的了解。對于西方人來說,他們不知道怎樣評價、評估“中國的危險”,這使他們緊張。事實上如果你經(jīng)常來中國的話,會發(fā)現(xiàn)“中國的威脅”是被夸大了的。 ????我認為中國的問題可能是全球的問題。中國的崛起是21世紀中國最重要的一個事件,我們應該多了解,多研究中國,這特別重要,這對西方國家是一個生與死的問題。 ????別陷入《中國不高興》的民族主義陷阱 ????問:為什么一些國家對中國崛起存有疑心? ????魏柳南:一個是大眾的觀點。對老百姓來說,這種威脅是因為中國人口的龐大。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人在旅游,在學習。這是一種感官、視覺上的“威脅”。也因為中國人多,外國人就覺得自己的就業(yè)機會被強占了。他們從沒來過中國,不知道中國這30年的發(fā)展,尤其是對體制的變革不了解。 ????再來說一下西方政府對中國的看法。從經(jīng)濟角度來說,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崛起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威脅。西方企業(yè)在中國掙了很多錢,這是機遇。而在非洲、拉丁美洲,西方企業(yè)在和中國企業(yè)競爭時,損失了錢,沒有得到利潤,所以對他們來講,是一種損失和威脅。 ????從戰(zhàn)略角度來說,對于歐洲領導人來說,他們害怕中國的崛起帶動亞洲其他國家的崛起。而美國人最擔心中國軍事力量的崛起。 ????主觀方面,西方人感覺中國崛起是全世界的問題,但是實際上中國現(xiàn)在只是區(qū)域性崛起。四百年來,西方一直在各方面都處在領先位置,還沒有習慣非西方的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導致全球受到一些影響。這讓西方人在心理上接納起來非常難。 ????問:作為西方新一代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您看過最近出版的《中國不高興》一書嗎?作何評價? ????魏柳南:我只想說一下這本書的主題。我是一個堅定的反民族主義者。戴高樂將軍曾經(jīng)說過:愛國主義是愛他自己的國家,民族主義是仇恨其他的國家。我很同意這個話。這本書說,中國應該走民族主義的道路,這是一個“陷阱”。如果只相信民族主義,就會被別人仇恨。 ????把“和諧”解釋給世界聽 ????問:要樹立更加良好的中國形象,中國需要做哪些工作? ????魏柳南:第一,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快速發(fā)展使外國人非常害怕民族主義。中國有近一百年被外國控制的歷史,一般外國人現(xiàn)在害怕中國人報復。所以應該避免太強烈的民族主義。 ????第二,對于從中國走出去的企業(yè),他們應學習如何與外國合作伙伴打交道,如何在國外快速發(fā)展。某些中國企業(yè)在海外的所作所為不太合適,對中國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所以,中國企業(yè)應知道自己的行為和中國形象的關系,知道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對傳遞中國形象來說,中國企業(yè)是一個重要載體。 ????第三,對中國政府來說,要適應與外界交流的形式。比如“和諧”理念,它對中國人很重要,但是外國人不理解什么叫“和諧”,這就需要我們尋找到中間的橋梁,把中國的理念解釋給外國人聽,僅僅靠翻譯還不夠,因為有很多文化層面的東西在其中。 ????問:您認為制約中國發(fā)展的最大國內(nèi)問題是什么? ????魏柳南:腐敗。它可能存在各個層面。當然腐敗問題不是中國特有的,世界各個國家都有腐敗問題,各個國家的腐敗問題都有同樣的負面影響(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尤常見、普通的腐敗,它直接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其他國家有一些腐敗是存在于高層,存在于大企業(yè)之間,而中國的腐敗,一般是民間的,這其實比較可怕,對于中國來說,這也是未來將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記者 徐長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