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兵 ????湖北巴東縣發(fā)生的“民女”殺“官人”案件,已經熱得發(fā)燙了。與公安機關令人費解的行為針鋒相對,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激動,就連一些呼吁冷靜客觀的評論者,也被網民罵得狗血淋頭,甚至把他們的妻子女兒也卷進來。 ????殺人償命,這是自古的常識;抗暴有理,也是人類的公理。但是一切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客觀準確的事實基礎上。不過很遺憾,事實,恰恰是我們最稀缺的資源,雖然隨時掛在嘴邊,細細 ????自從獲悉此案之時,我就一直聯(lián)想起黑澤明的影片《羅生門》———與此案有些相像的一個故事:武士的妻子被強盜污辱,自己也死掉了??稍谘瞄T里,妻子、強盜、目擊者,包括武士的鬼魂,所有人陳述的經過都不一致。 ????黑澤明60年前留給世界的困惑,至今依然困惑著我們。在此案中,扮演“強盜”的鄧貴大已經死去,我們還沒有辦法請他的鬼魂前來作證;至于活著的人,既然還是人,趨利避害的本性就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無論是鄧玉嬌,還是鄧貴大的兩位同行者(還不能說是同案犯),以及休息室另外幾名服務員,誰能保證他們的說法,就是事實本身呢? ????這不是否認“以事實為依據(jù)”的司法制度,而是告訴大家,人類本身固有的局限。除非我們接受一些美國電影的幻想,把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暴露在監(jiān)控攝像頭之下,否則,對于發(fā)生過的事情,要靠人自己來回述,就不得不遇到選擇性回憶的尷尬。何況攝像頭也不是萬能的,最近不是接二連三出現(xiàn)這類事么? ????原始本真的事實既然不可得,那么,面對當事雙方以及目擊者出于不同利益的矛盾敘述,最終的判斷,就只能依靠我們整個社會的常識。 ????常識是什么呢?廣大網民遠離此案,無直接利害關系,看起來客觀公正,但對事件了解較少———當?shù)夭皇怯芯煺f么,網友推測很可笑;而這些警察,知道的情況可能較多,可是又難免或者與“民女”、或者與“官人”,有著微妙的關系,使得人們對他們的中立性不抱太大希望。 ????比如我一個朋友就說:幾個小小的科員,喝得二麻二麻,就敢把服務員當小姐按在沙發(fā)上,那么科長、處長、局長,還不沖到別人家里亂來?。靠梢姰?shù)毓賵鍪莻€什么樣子。我不知道朋友的說法,代表多大范圍的社會常識,但顯然要感謝一些公職人員的辛勤努力,才使他養(yǎng)成“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們的習慣。假如不幸被我朋友言中,鄧玉嬌拼死逃出了鄧貴大的魔爪,卻又落入“鄧更大”“鄧超大”之手,那么,比起網友的“可笑”,這就是可怕了。 |
上一篇:此情此景鄧玉嬌如何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