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8月31日電題:如何看待“高分退檔”事件?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張曉晶
在今年山東的高校錄取工作中,第一次有高分考生因“綜合素質評價低”而被退檔,同時也有剛上投檔線的考生因為“綜合素質評價高”被錄取。
“高分退檔”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樣做是高招制度改革的探索;但更多的人擔心,這樣做人為的因素太大,容易被少數(shù)人操控。
何謂“綜合素質評價”?
臨沂師范學院是山東一所省屬院校,作為今年兩所試點院校之一,在剛剛結束的高考招生中,報考該校中文系的考生中有12人因為“綜合素質評價低”而又不服從志愿調劑被退檔,同時也有剛上投檔線的考生因為“綜合素質評價高”被錄取。
這12名考生的遭遇把“綜合素質評價”這個字眼重新推進了人們的視野。其實,早在2007年,山東省就把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錄取過程,當年山東把“綜合素質評價低”列為高考錄?。玻箺l退檔理由之一,但由于缺乏具體操作標準,這項政策一直停留在政策層面。
今年,山東選擇臨沂師范學院、山東政法學院兩所本科高校的4個專業(yè)開展試點。省招考部門按照1∶1.2的比例投檔,在此比例范圍內,試點高校專家錄取組通過審閱考生電子檔案和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等內容,提出錄取建議。
臨沂師范學院主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長謝亞非介紹說,以前招生部門也按1∶1.2比例投檔,但學校都是按高考成績取前100名,任何學校都不敢越過排名靠前的考生而錄取后面的,這個120%的取檔自主權對學校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今年按照新的試點政策,學校制定了新的評價標準,除了高考成績外,學校還參照高中會考成績、高中階段修讀素質教育模塊的成績、以及班主任或學校對考生作出的綜合素質評價等內容。
在錄取過程中,教授專家組通過比對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高考總成績比較高,單純按高考成績排,在前20名;但是按照綜合素質成績排,在100名之后。根據(jù)新的試點政策,學校將這部分考生作志愿調劑處理,其中有12名考生因不服從志愿調劑而被退檔。
謝亞非說,為了保證錄取過程的公平公正,杜絕人為因素存在,專家組成員只有建議權,最終錄取與否還要經過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決定?!颁浫∫罁?jù)設定有學校主觀性,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任何個人的主觀因素都無法滲入。因為這個錄取體系仍然是數(shù)字化的,是幾種成績加在一起形成一個最終錄取成績,是定量而非定性的評價?!?/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