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封金融競爭力全球第三 排名超東京香港 ????4月7日,上海在浦東新區(qū)發(fā)布“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指數”。結果驚人地顯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紐約和倫敦。 ????在這個報告中,東京列第四,香港僅排名第六。出席指數發(fā)布會的全國政協常委葛劍雄也坦承,“(上海排名第三)國際上目前或還不能都承認?!?/p> ????對此,起草該競爭力指數的負責人——上海浦東國際金融航運 ????此前,上海方面已經發(fā)布了航運中心競爭力指數,上海僅位列第五,使外界對該指數公正度評價頗高,如今金融方面,上海排名卻是第三。 ????莊崚同時也很肯定地說,推出這樣的“國產”指數也是為了爭奪話語權,抗衡倫敦金融城指數,“(指數)力求客觀、公正、科學”。 ????不過,除了爭奪所謂的全球金融話語權之外,上海更多的是加快了金融中心建設措施的落實步伐。據本報了解,包括設立科技分行、降低高管個稅率、推動海外上市的紅籌企業(yè)回歸主板市場等一系列措施將在2010年得到啟動和落實。 ????得探花拜權重所賜 ????這份上萬字的指數報告對全球各大金融中心進行了詳細的排名。 ????其中前十名分別為:紐約、倫敦、上海、東京、芝加哥、香港、法蘭克福、蘇黎世、多倫多、圣保羅,北京位列第11名。 ????據該報告的具體執(zhí)筆人莊崚介紹,排名編制中所采用的基礎數據均取自國際組織、行業(yè)協會等,與倫敦金融城指數所依據的基礎數據相同。 ????相同的數據卻得出幾乎完全不同的結論,這讓很多人驚訝。 ????不僅如此,上海排名第三的成績亦出乎很多業(yè)內人士意料,一家外資保險機構的上海分區(qū)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這讓我吃驚,我個人持保留態(tài)度。” ????不過,在莊崚等人看來,上海當選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三名有其實力基礎,并非因為上海有主場優(yōu)勢。 ????指數報告分別列出了上海名列第三的三大客觀基礎。 ????第一,2009年上海證券交易額僅次于紐約,超過東京和倫敦,并且2009年上海IPO金額與證券交易額一起雙雙位居全球第三,雙雙超過倫敦; ????據世界證券交易所協會統(tǒng)計,2009年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值達27047.8億美元,證券交易額達50619.8億美元,超過東京證券交易所(39877.8億美元)及倫敦證券交易所(34029.9億美元)。 ????而同期,上海期貨交易所2009年成交量達4.35億手,同比增幅210%,已居全球之首。 ????第二,上海金融增幅名列全球前茅,而其他地區(qū)則受到金融危機嚴重影響; ????第三,人民幣影響力增加提升了上海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這些都成為上海名列第三的原因。不過,據本報了解,指數權重側重點不相同或是產生這一排名的根本原因。 ????在上海方面的標準中,分為金融中心能級、發(fā)展與引領潛力、金融生態(tài)系統(tǒng)等三個分項,其中上海方面最看重的是“發(fā)展與引領潛力”。 ????“(其它)排名不注重增長空間等預期,我們則很關注?!鼻f崚說。 ????事實上,在倫敦金融城指數排名中,最看重的權重則是對人才吸引力,顯然,和上海方面的強調發(fā)展?jié)摿Φ乃悸吠耆煌@也造成了排名的不相同。 ????金融高管個稅降到25% ????盡管上海當了一回全球金融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的“探花”,但事實上,上海方面亦稱深刻意識到自身的不足。 ????這份指數報告稱:“上海與紐約、倫敦等領先中心之間的差距非常巨大?!?/p> ????以保險行業(yè)為例,2009年上海的保險滲透率僅為3.5%,相當于紐約的1/3和倫敦的1/5。 ????該報告列出了具體的差距所在,包括上海金融保險證券市場總體能級在世界上所占比重尚較低,市場體系還存在若干空缺,對金融資源的全球配置能力還很有限。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吸引外國企業(yè)在滬上市、跨境貸款領域、指數期貨等方面還是空白?!痹搱蟾嫒缡侵赋?。 ????“香港特別在離岸金融上,有上海所沒有的優(yōu)勢。”莊崚說,葛劍雄也表示,“(上海金融產業(yè))總量看起來很高,但效益還不夠。” ????上海方面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正在努力有所突破。 ????根據本報獲得的一份上海市2010年金融工作安排顯示,在2010年,上海方面將加快金融核心區(qū)建設、加大航運金融的創(chuàng)新力度。 ????具體包括,將爭取設立OTC市場,將上海打造成為資產管理中心;推動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金融資本市場,推動創(chuàng)新性中小企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推動海外上市紅籌企業(yè)回歸主板上市;支持在滬金(252,1.88,0.75%)融租賃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拆借資金和發(fā)行債券;推動科技分行的建立。 ????據記者了解,科技分行或將由浦東發(fā)展銀行、上海農村商業(yè)銀行設立,而這一科技銀行的設立是多位業(yè)界人士建議的結果。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就告訴本報記者,其曾專門建議上海設立一些政策性銀行,比如科教銀行。 ????不過,對于上海而言,2010年金融領域最大的突破或是在金融業(yè)高管的個人所得稅問題上取得進展。 ????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方面初步設想動用地方財政支出的手段,將在滬的金融高管的“個人所得稅率降到不超過25%”。此前,上海市金融辦負責人方星海在2009年12月2日的一次講話中就表示,與香港等地最高不超過15%的個人所得稅率相比,內地最高45%的個人所得稅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端金融人才來滬工作。 ????但由于個人所得稅稅率調整需要得到國家層面批準,上海方面非常謹慎,所以上海采取的是動用“財政支出”的手段(補貼等)來降低金融高管的個稅率。 ????不過,據本報了解,截至目前,不高于25%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可能僅針對于總部在上海的金融企業(yè)高管。 ????更進一步的消息顯示,降低個稅稅率覆蓋面將逐步擴大,“從高端人才著手逐步擴大到中級人才”,實現稅賦下降。 ????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曾這樣告訴記者,除了加強對金融高管的引進之外,還需加大對結構性緊缺人才的培育力度,“上海缺乏適應市場的金融類應用人才?!?/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