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征額提高到5000元以上(67%) 網友“月光”:在什么都漲價的當下,民眾的負擔日益加重,強烈呼吁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應該提高到5000元。 網友“獵手日記”:今天看了個稅起征點的討論,我覺得起征點應調至5000元。在大城市每月5000元工資,扣除必要的生活開銷,孩子的花銷,房租、水電費等,貸款買房的,所剩無幾。 網友“自由精靈的小屋”:如果我們的個稅起征點定在5000元,還是合理的,大家除了供房子、車子、孩子之外努力工作,不生病,沒有不良嗜好,還是可以感覺生活很幸福的。 以按家庭總收入為標準(12%) 網友“律師王隆彬”:個稅應以家庭為單位來申報納稅。家庭的純收入才能作為納稅的基礎,應扣除房、車貸、社保費用等,再按每人3000元的扣除基本需求,余額部分再收稅。 網友“盛進飛”:我覺得個稅起征點應該學習社保,每年根據前一年該地區(qū)社會平均工資的一定倍率(比如3或5倍)作為起征點,并且強烈要求以家庭為單位!對于獨生子女,家庭成員應該還要包括父母,也減輕獨生子女的贍養(yǎng)負擔。網友“Mia山帶”:個稅的收繳其實更應該與家庭的總收入做個平衡,比如家庭只有一個人工作,年薪30萬,但負擔父母、孩子、愛人總共6個人的生活開支,平均下來其實收入不高,卻要交重稅,這個很不合理。同樣,兩個人工作,各人平均20萬,稅負卻沒有30萬的重。強烈建議以家庭總收入計稅?!?/p> 各地因地制宜決定免征額(11%) 網友“肯尼亞沙漠”:個稅起征點非得要全國統(tǒng)一嗎?每個省內的產業(yè)結構和消費水平的差別就相當大了,更何況全國? 網友“賈雪豐”:個稅改革根據各地方人均收入與消費比率制定分層次等級為好,特大經濟城市就像人大代表所言5000元以上起征,大城市為3000元,中小型城市則逐漸遞減,力盡做到人性化。 個稅免征點與物價聯(lián)動(7%) 網友“守衛(wèi)帕臺農”:個稅起征點到底定多少,其額度應該跟CPI和恩格爾系數掛鉤,不能憑空拍腦袋。在我們確定要上調的時候,按照當時的CPI和恩格爾系數,比照當年出臺上一次標準時的CPI和恩格爾系數做調整。 網友“edran”:個人所得稅標準這樣確定:月收入超過當地一平米房價平均數的繳納個人所得稅。 改變各階梯稅率(3%) 網友宿命論:每出一項政策,無不激起諸多爭議。這次盛傳“調高個稅起征點”,如果果真實施,這項政策總歸是好事兒吧。如果財政收入緊張,則可以改變一下各階梯的累進稅率,讓高收入者多繳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