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儲池里的飼料“貨真價實”,絕無添加 用來育種的東北野豬 小土豬 樂虎土豬:品種培育耗時三年 斥資數百萬 據李少清講,養(yǎng)殖土豬“七分在品種,三分在方式”,品種的選定是關鍵。說到培育新品種,就不得不提起李少清的丈夫王元虎。 王元虎大學畢業(yè)兩年后,丟下高薪工作,專門做起了土豬新品培育,耗時三年,斥資數百萬元,才培育出了今天的“樂虎土豬”。
養(yǎng)殖周期長,養(yǎng)殖戶利益受損,肥肉多,不適合現代人的口味。這兩大缺點,導致中國本土黑豬節(jié)節(jié)敗退,市場被“洋豬”霸占,很多優(yōu)秀品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一頭純正的萊蕪黑豬,身價可達數十萬元。 為了培育出既好吃、又好養(yǎng)的新品種,王元虎積極聯合農大的教授、專家,不惜成本四處購買種豬,進行雜交后再試驗、比對,最終篩選出最合適的品種。 據統計,他三年來購買種豬已經走遍了東北、西北、太湖區(qū)域,所花的費用高達百萬元?,F在的樂虎土豬,身上有太湖豬、萊蕪黑、野豬、麻香豬的血統。 王元虎講,現在的樂虎土豬,并不是最終結果,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預計再過兩年,最終的樂虎土豬將最終培育成功。盡管如此,慕名來求購樂虎種豬的養(yǎng)豬戶已經絡繹不絕。相信待培育最終完成之后,樂虎土豬的市場前景不可估量。(記者 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