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年中,全球時間將進行調整,通用時間將閏上一秒,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一秒”。昨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最新發(fā)布了這個消息。 國家授時中心介紹,1884年,國際上確定以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的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稱作世界時。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現了基于原子振蕩的原子時,其準確度和穩(wěn)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時,但其與地球的自轉不關聯。隨著地球自轉速度有減緩的趨勢,兩者的偏差也在不斷加大。 1972年,一種折中的時間尺度協調世界時(UTC)應運而生,取代世界時作為國際標準時間。UTC采用原子時的秒長,而時刻通過增加1秒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盡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 據介紹,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協調世界時(UTC)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將加一閏秒(即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早8點),當天23:59:59的下一秒記為23:59:60,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中國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產生、保持和發(fā)播工作。該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已準備就緒,將在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7:59:59和全球同步進行閏秒調整,屆時會出現7:59:60的特殊現象。 據悉,自1972年至今共閏秒24次,上一次閏秒是2008年12月31日,今年則是4年后再次調整。 對話 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主任董紹武 閏秒為協調原子時和世界時 2012年的時間多出“1秒”,那么多出這1秒,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嗎?昨日,本報記者專訪國家授時中心時頻基準實驗室主任董紹武。 新京報:“滴答”1秒,看似對普通人的生活而言,有時候可以忽略不計的。怎么理解? 董紹武:在軍事、通信等領域,1秒火箭飛出了8公里,地球已經繞太陽轉了30公里,光也跑了快30萬公里,軍事上的精確打擊也要精確到1秒。但按理說,增加或是減少1秒,對人的生命無太大的影響。 新京報:我們的手機、手表、電腦時間,會自動調整嗎? 董紹武:手機時間來自通信基站,自動調整。一般手表需要對照電視臺、電臺手調,電波表可自動調整。大部分電腦,需要手動調時,如果電腦安裝了一個校時軟件,就可自動對準了。 新京報:那股票、證券等金融系統呢? 董紹武:也是自動調整,這些系統有接收國家標準時間信號的裝置。 新京報:導航系統受影響嗎?如GPS,中國的北斗導航。 董紹武:世界上所有的導航系統,不實行閏秒的調整。 新京報:那豈不是比我們平時用的時間會少1秒? 董紹武:導航系統內部用的是原子時,我們看到的導航廣播出來的時間,是平時看到的協調世界時,只需要通過電文的數據調整。 新京報:神九預計6-8月發(fā)射,火箭發(fā)射精度很高,需要“零窗口發(fā)射”,精確到秒。會受到影響嗎? 董紹武:如果發(fā)射、交會對接,選擇在調整時間的那一刻,會有影響。其他時刻不受影響。發(fā)射基地的時間系統與國家時間基本同步,會自動進行閏秒調整,而 “天宮一號”等天上的衛(wèi)星和飛船上時間,是受控于地面的,進行時間比 對后,“天上”和“天下”的時間會是一致的。 新京報:閏秒有規(guī)律嗎?我發(fā)現基本是“多一秒”,至今還沒有“少一秒”? 董紹武:從目前來看,閏秒的年份沒有什么規(guī)律。至今都是“正1秒”,還沒有出現過“負1秒”。我們用的協調世界時,用的世界時的“時刻”和原子時的“秒長”。因為地球自轉越來越慢,導致“世界時”秒越來越長,就只能是對“協調世界時”加上一秒。(記者 仲玉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