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昨日獲悉,青島市近期確定了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本批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計4大類12個項目,另外還有2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其中體現了青島本地居民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饅頭磕子被列入了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在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傳統(tǒng)技藝類別上有6項,分別為城陽區(qū)申報的木質漁船制作技藝和黑陶制作技藝、即墨市申報的即墨發(fā)制品傳統(tǒng)制作工藝、地瓜酒制作技藝、即墨鑲、花邊傳統(tǒng)手工技藝,由即墨市、萊西市申報的果模(磕子)制作技藝(即墨葛村磕子、萊西果模制作技藝)。 ????據史料記載,“果?!痹从谔拼餍杏谒未?,盛行于明清,一直發(fā)展到今天,是萊西大地上土生土長的一朵民間藝術之花。萊西果模的種類從用材上看,有石、陶、木等材質。木制果模以質地細膩的梨木、蘋果木為主,陶制果模最具萊西特色,它的造型活潑,動感十足,以動物造型為主要特色。 ????即墨葛村磕子也非常有歷史傳統(tǒng)。在即墨民間有逢年過節(jié)等喜慶日子用面粉做成魚、桃、虎、元寶等象征吉祥的面食品的風俗。1802年,王家葛村(今屬龍山街道)王丕良根據這一風俗,自己設計圖案,用圓鑿、彎鏟等刻制而成面模 (俗稱磕子)。模內花紋清晰,有荷葉、蓮蓬、金魚、桃子、元寶等多種圖案。產品曾銷往上海、天津及省內各地。這一技藝于王家世代相傳,同時招徒授藝。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刻制面模達到最盛,年產量達200萬件,全村純收入300萬元。到1995年后,由于原材料缺乏,刻制經營者逐漸減少。 ????據悉,我市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納入了“十二五”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提出將文化藝術、民俗節(jié)慶和傳統(tǒng)體育競技作為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門類,從2011年起,市財政將每年安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100萬元。(記者 劉延青) ????相關鏈接 ????我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民間文學(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qū)或單位 ????50 Ⅰ-11 童恢傳說 城陽區(qū) ????51 Ⅰ-12 鹽宗夙沙氏煮海成鹽傳說 城陽區(qū) ????傳統(tǒng)技藝(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qū)或單位 ????52 Ⅷ-7 木質漁船制作技藝 城陽區(qū) ????53 Ⅷ-8 黑陶制作技藝 城陽區(qū) ????54 Ⅷ-9 即墨發(fā)制品傳統(tǒng)制作工藝(春寶牌發(fā)制品傳統(tǒng)制作工藝) 即墨市 ????55 Ⅷ-10 地瓜酒制作技藝 即墨市 ????56 Ⅷ-11 即墨鑲、花邊傳統(tǒng)手工技藝 即墨市(即花牌花邊傳統(tǒng)手工技藝、夢彩牌鑲邊傳統(tǒng)手工技藝) ????57 Ⅷ-12 果模(磕子)制作技藝(萊西果模、葛村磕子制作技藝) 即墨市、萊西市 ????傳統(tǒng)醫(yī)藥(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qū)或單位 ????58 Ⅸ-1 三字經流派推拿技術 青島市中醫(yī)醫(yī)院 ????民俗(3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qū)或單位 ????59 Ⅹ-7 劈柴院市井民俗 市南區(qū) ????60 Ⅹ-8 玄陽觀廟會 李滄區(qū) ????61 Ⅹ-9 膠南泊里大集 膠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