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夏是黨項族建立的政權。黨項族原是羌族的一支,在多民族的紛爭中,歷經(jīng)磨難,唐末五代時在西北崛起。公元1003年,黨項族攻占涼州,并于1036年正式建立了政權機構西涼府,涼州自此成為西夏王國的輔郡,長達200多年。期間,西夏創(chuàng)制了自己的文字西夏文。《宋史·夏國傳》:“元昊自制蕃書,命野利仁榮演繹之,成十二卷,字體方整,類八分書,書頗繁復,教國人記事用蕃書?!薄霸患戎妻瑫?,尊為國字,凡國中藝
????自清代以來,涼州先后出土、收集、保存了大量的西夏珍貴文物,其中有的保存完整,被視為國寶,聞名中外;有的為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而邑人張澍從19世紀初就致力于西夏學的研究和資料收集。涼州大量西夏文物的出土及一些早期學術成果,為今天研究西夏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西夏碑即“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清代嘉慶九年(1804),著名學者張澍在武威清應寺內(nèi)發(fā)現(xiàn)。碑正面是西夏文,背面是漢文。由于西夏文已被人們遺忘,無法辨認,當時被稱為“天書”。到1908年我國發(fā)現(xiàn)西夏文字典《蕃漢合時掌中珠》(編于1190年)后,才知道了它的構造、文字和字意。我國近代著名文字學家、金石學家羅福成在1932年全文發(fā)表了西夏碑的漢文和西夏文以及西夏碑的譯文。西夏碑是迄今全國唯一的西夏文和漢文對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碑文大意講述了護國寺塔的初建、顯靈及重修的經(jīng)過,對研究西夏的社會經(jīng)濟、民族關系、土地制度、階級關系和西夏國名、帝后尊號、官制紀年以及當時涼州的佛教盛況等方面都是豐富而珍貴的資料,特別是近乎兩千個西夏文字被中外學者稱為研究西夏語言文字的活“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