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翅價格昂貴,然而記者探訪發(fā)現,不少酒店魚翅菜品價格差別巨大,從每斤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價格亂象背后,一條售賣人工合成魚翅的黑色利益鏈逐漸顯現,無生產日期、無檢測合格標志、無進口標志的“三無”人工魚翅,被酒店以幾十元價格購買后,轉手變成數千元的高檔食品出售。
二十元“素魚翅”變千元海珍
記者在廣州、濟南等地暗訪發(fā)現,除了幾百元、上千元一斤的真魚翅,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素魚翅”(人工合成魚翅),里面是金黃色的干“粉絲”,只需20元就能買上一斤。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魚翅是鯊魚的背鰭、尾鰭等去皮肉制成,價格昂貴,由于品質不同,一般1斤真魚翅批發(fā)價在800元到3000元不等。巨大的利潤空間促使不少不法商販動起了“歪主意”。
在濟南市海鮮大市場,一家魚翅經銷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按不同的部位,一般把魚翅分為金勾翅、牙揀翅(主翅)、背翅(只翅)三類,一般飯店大多使用牙揀翅,每500克批發(fā)價格在600元至800元,經過專業(yè)烹調、算上人工和調料等成本,一碗貨真價實的魚翅湯成本價在60元左右。
“如果用真魚翅做一碗魚翅湯,酒樓里每碗價格至少在150元以上,我敢說,賣幾十塊錢一碗的魚翅基本都是‘素魚翅’制作的”。
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yè)商會一位副會長告訴記者,一袋重量500克、售價20元的“素魚翅”,可以煮出供十幾人食用的魚翅湯,一碗“素魚翅”湯的成本僅幾元錢。
安能辨“我”是真假
“魚翅本無味,全靠湯來煨”。廣州、濟南等地的廚師告訴記者,讓假魚翅能夠以假亂真的關鍵在于做法和湯汁。廣州市海味干果行業(yè)商會副會長楊智強告訴記者,由于魚翅單吃并不好吃,本身還略帶腥味,一碗魚翅湯的“美味”來源主要是它的配料———火腿、老雞等熬出來的湯汁。而加上湯汁后,魚翅原味掩蓋在湯汁里,吃起來完全感覺不到真假魚翅的不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市場上消費的魚翅中,約四成是靠“素魚翅”來支撐,其加工原料主要是“食用明膠”,成本低廉、利潤驚人。
據廣州市某酒店副廚劉師傅介紹,價格低的基本可以確定是假貨,因為真魚翅的成本不會下跌到幾十元一斤,但價格貴的也不一定就是真魚翅。“比如魚翅撈飯中一般把濃湯和米飯拌在一起,即使常吃魚翅的消費者也分不清真假,不排除一些高檔酒店也以此牟利,畢竟用假貨可以賺取幾十倍的收益?!彼f。
被消費的“身份符號”
山東省營養(yǎng)學會副會長杜慧真表示,“翅、參、燕、鮑”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概念中四大頂級海產,普通消費者認為,魚翅是排在首位的“頂級補品”,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魚翅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膠原蛋白,但膠原蛋白并非雞、鴨、魚肉中的優(yōu)質蛋白,魚翅價格高昂其實是“物以稀為貴”造成的,也受投資者炒作、人們攀比心理作祟等因素影響。“膠原蛋白是一種不完全蛋白,缺少了色氨酸無法轉化成完全蛋白,其營養(yǎng)價值跟豬蹄、雞皮、魚皮等相差無幾。”她說。
杜慧真等專家介紹,鯊魚體內重金屬富集情況較為普遍,其中重金屬汞又多聚集在魚翅部位,這些重金屬很可能會造成男性不育,損害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目前,食品檢測部門尚未開展對魚翅汞含量的常規(guī)檢測,也沒有對此的相關查處。
記者調查了解到,相對于真魚翅的重金屬問題,主要成分是食用明膠的“素魚翅”問題更加突出。
多年以來,魚翅消費因為環(huán)保、倫理和營養(yǎng)等問題一直備受爭議。而且魚翅本身吃起來更沒什么特別的香味,到底是什么鑄就了魚翅頂級食材的地位?
在廣州市海味干果商會副會長伍惠漢看來,雖然魚翅本身營養(yǎng)并不豐富,但是附加的很多高級食材調湯,抬高了魚翅的價格。對大部分身處內陸、很少能吃到魚翅的人而言,吃魚翅成了身份的象征。
在濟南經營保健品生意的劉偉元為了接待生意伙伴,時常出入濟南著名酒店“魚翅皇宮”。他說,一般請客“都點貴的上,有面子”。如果不是商務接待,從不會主動想去吃魚翅。他也知道魚翅里重金屬含量可能超標,只能少吃,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天價魚翅是否安全
記者探訪廣州、濟南等地了解到,魚翅的來去成了個誰也說不清的迷局:政府“不掌握”,生產廠家“諱莫如深”,經銷商“隨便說”。到最后,不管消費者信不信,只能花著天價、忍著糊涂吃下這份來歷不明的“魚翅大餐”。
一些餐飲業(yè)專家告訴記者,我國的魚翅捕撈量一直很少,主要從日本、東南亞等地進口。而“造假”“以次充好”成了一些不法生產加工商、經銷商、酒店解決供求矛盾的捷徑。記者探訪廣州、濟南多家大型海產品市場發(fā)現,那些動輒以數千元一斤出售的魚翅卻只是裝在一個簡陋的透明塑料袋中,甚至一些數百元一斤的魚翅就直接裝在尼龍絲袋子里。生產廠家、日期、檢驗檢疫合格標志、進出口標志等信息一概沒有。
“魚翅熱”能否降溫
專家表示,如果能夠首先在公務或官方宴請中實現“零魚翅”,將為剎住請客吃飯攀比風帶來很好的示范效應,但即使這一禁令正式頒布,對限制魚翅貿易的影響也很有限。
此前不久,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對30多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的《要求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規(guī)定的建議》回復稱,將細化公務接待管理規(guī)定,3年內發(fā)文規(guī)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以保護鯊魚物種和海洋生態(tài)平衡。
一石激起千層浪,本就因經濟不景氣而下降的魚翅消費再度遭遇寒冬。伍惠漢介紹,今年以來,廣州一德路海鮮市場的魚翅交易量下滑近40%?!耙驗槟壳棒~翅的主流消費人群是企業(yè)老板、商業(yè)精英,多數公務消費的標準并沒有高到吃魚翅的地步,不是主流消費群體”。
但劉偉元說,現在接待“重要生意伙伴”,魚翅還是他的首選。
多位專家建議,“素魚翅”原料來源不明,真魚翅重金屬超標、營養(yǎng)價值有限,不健康的魚翅消費觀著實當休矣。
評論
貴人的臉值多少錢
□東方今報評論員 李春曉
魚翅、燕窩、鮑魚、蟲草,這些都是餐桌上的貴族,是官場和商場宴請的恩物。
說到底,宴請者和被請的人,他們吃的不是魚翅,是潑天富貴,是體面身份。要說,這觥籌交錯間的假情假意,和假魚翅其實也挺搭的。
當下,魚翅、燕窩偽劣假冒者眾,食之風險后患無窮,即使這樣還有人吃個沒完,這些食客是迷信“養(yǎng)生”還是迷信“富貴與權力”?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奢食風氣從上而下席卷全國,將達官、貴人、精英都裹挾在內,為了面子而消費。
好在,政府機關將在3年內發(fā)文禁止公務接待食用魚翅。但戒得了魚翅,是否戒得了燕窩和鮑魚?是否戒得了這些年扭曲的奢食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