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小輪車賽場雜草叢生,賽道基本被草叢覆蓋。
作為第29屆奧運會的舉辦地,北京共建有31個奧運場館,其中12個新建場館,11個改建場館和8個臨建場館。今年3月底,路透社記者大衛(wèi)·格雷(David Gray)走訪了其中多個場館,拍攝了一組北京奧運場館現(xiàn)狀的圖片。
小輪車賽場內(nèi)雜草叢生、皮劃艇賽道中看不到一滴水,沙灘排球館墻紙大面積脫落……這組圖片讓一些網(wǎng)友感慨,曾經(jīng)投入巨資的場館卻閑置了,真浪費。
但,果真如此嗎?北京奧運場館的現(xiàn)狀如何,已有三屆奧運會主辦經(jīng)驗的倫敦又會如何對待場館這一最大的物質(zhì)遺產(chǎn)?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展開了走訪調(diào)查。
“后奧運時期”的場館有熱有冷
8月12日11時,來自多倫多的華裔女孩凱瑟琳在鳥巢和水立方外拍照留念。她說,全家人在看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都被震撼了”。
筆者從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安保人員處了解到,當天進入公園的游人數(shù)量超過兩萬,不少游人是沖著“鳥巢”和“水立方”去的。
“我在‘鳥巢’、‘水立方’外留影,主要是因為遠在多倫多的媽媽想來但沒有機會。我回去后可以把照片給她看?!眲P瑟琳告訴筆者。然而,她對是否要買票進“鳥巢”參觀猶豫不決。
與她情況類似的還有來自寧夏的一家人。20多歲的兒子覺得“鳥巢”內(nèi)“也就是運動設施,沒什么好看的”、“在外面把場館當背景拍個照,就行了”。
從2008年9月29日起,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nèi)的“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開始對游客開放。開放當日,公園便迎來了15萬人次的游客量,超過故宮,成為國慶假期首日游客最多的地方。
然而,隨著奧運會的腳步逐漸遠離北京,奧運場館的吸引力開始下滑,單純的參觀已無法滿足一部分游客的心理需求。參觀過“鳥巢”的李阿姨說,就是去看一下里面的座椅,“50元的門票,看比賽或演出還是挺值的,但僅僅用來看賽場、觀眾席,就過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