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久99久久96_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观看软件_国产精品欲色AV免费不卡_国产精品白丝久久AV网站

青島天氣 | 百寶箱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內國際 > 正文

奧運冠軍上名校貼金竟想不起所學專業(yè) 孫楊被吐槽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2012-09-22 19:03:58 字號:TT

漫畫/張永文

  剛閉幕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的賽場,因頻現倫敦奧運明星的身影,而引起廣泛熱議。有人說,奧運冠軍的出現讓大運會比賽不再公平,也有人將目光聚焦到奧運冠軍們的“大學生”身份上。專業(yè)運動員為何搖身一變成了大學生?其實比起普通人,體育明星們上名牌大學,門檻幾乎沒有。而一些“潛規(guī)則”,更能讓這些體育明星順利從學校畢業(yè)。

  互相“貼金”:體育界、教育界各取所需

  某地體育局官員稱:

“這是共贏”

  如果說普通學校在校生敲開高校大門的敲門磚,是高考成績的話,那么運動員敲開大學校門的,就是運動成績。學校招奧運冠軍,是為了更有“名校風范”;奧運冠軍去名牌大學“深造”,美其名曰“鍍金”,于是,兩方一拍即合。

  倫敦奧運會射擊冠軍易思玲,清華大學學生;跳水奧運冠軍吳敏霞,人民大學學生;擊劍奧運冠軍雷聲,北京大學學生……在中國體育界或者說教育界,只要你是奧運冠軍,就不愁上不了知名大學。當然,這些奧運選手不是憑借高考成績考上名校,而是根據運動成績的高低。據某地體育局官員介紹,許多高校為了參加大學生運動會和各類校際比賽,愿意招收專業(yè)運動員入學,以便讓其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各支運動隊和運動員們,也因為有人才分流和二次擇業(yè)的壓力,愿意與高校合作。這位官員說:“這可以說是共贏?!斌w育界與教育界各取所需,“結對子”的現象在各類國字號隊伍里同樣存在,中國國家跳水隊與人民大學的合作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跳水奧運冠軍吳敏霞、陳若琳、何姿等幾乎都是人大的學生,包括已經退役的郭晶晶。

  也就是說,在中國體育界,只要成績好,不愁沒大學上;只要你是奧運冠軍,更不愁沒有名校青睞你。

  體育明星上大學之怪現狀

  客觀地說,有些奧運冠軍確實是在大學里扎扎實實地學習,比如當年的鄧亞萍,每天14個小時學習,最終拿下碩士和博士學位。但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體育明星不是在上大學,而是“混大學”。這一方面與運動員們越來越大的訓練量有關,一方面是因為大學對明星的門檻放得越來越低,造成了種種怪現象。

  奧運冠軍:

  想不起來所學專業(yè)

  作為對奧運冠軍為國爭光而耽誤了學習的補償,一些高??梢詼p低分數甚至免試招收這批冠軍學子,外界不是不可以理解。國家體育總局在《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yè)安置工作的意見》里明確稱,獲得全國前三、亞洲前六、世界前八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等稱號的運動員,可以免試進入各級各類高等院校學習,但如果僅僅憑借這種冠軍身份而混文憑去“貼金”就大錯特錯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奧運冠軍混文憑的現象并非個案。

  一名曾教過奧運冠軍的大學老師說,讀大學對于這些奧運冠軍來說,就是兩件事,一是開學報到,二是交篇論文就可以順利畢業(yè),這已經是許多高校對待奧運冠軍的教學態(tài)度。還有更雷人的,成都高校一名即將研究生畢業(yè)的奧運會冠軍,竟然連自己學的是什么專業(yè)都想不起來了。體操奧運冠軍鄒凱在被問到自己已經讀到幾年級時,也是想了半天沒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來。

  高校:

  奧運年,學校為冠軍騰名額

  奧運冠軍混文憑其實就是一種特權行為,對其他大學生形成了不公平。還是以孫楊為例,在倫敦奧運會上他連奪金牌之際,浙大的一名學子在微博上帶著“羨慕嫉妒恨”的語氣稱:“孫楊,你給浙大學子爭光了!神馬獎學金,神馬二課學分通通是浮云啊~~。”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fā)現,浙大的第二課即“第二課堂”,自2001年成為本科生教育的必要課程,而學科競賽則是“第二課堂”學習的重頭戲,比如在程序設計大賽、電子商務競賽、數學建模競賽上獲獎,才能拿到寶貴的“第二課堂”的學分。浙大學子吐槽說,“第二課堂”其實很難,需要翻閱大量書籍,“蹭”無數次講座,才有望過關。也就是說,孫楊可以在“第二課堂”的學業(yè)上毫無建樹,就直接過關了,就因為他是奧運冠軍。

  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上大學,必須經過數載寒窗苦讀,經過大小數百場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運動員則可以憑借一枚金牌,抵消寒窗苦讀的時光。而且,為了配合奧運年,一些名校今年還減少了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的保送名額,以便為奧運冠軍們面試入學騰位置。著名體育評論員耳東每撰文稱:“優(yōu)質教育資源被競技冠軍們的無門檻制占據,這似乎已經是一種定式,只是很少有人問‘why(為什么)’?!彼粲?,寶貴而有限的教育資源不該被“混學歷”的冠軍們占有。

  若未畢業(yè):

  換個學校繼續(xù)“混文憑”

  混文憑不僅違反了教育公平,對混文憑的奧運冠軍本身也不負責任,因為他們并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其實還是被耽誤了。原北京棒球隊的主力隊員介紹:“我們一門課程的考試成績只占這門課最后成績的40%,主要是平時老師留的作業(yè)和上課出勤情況,這占到這門課最后成績的60%,如果所有課程都合格,最后就發(fā)給畢業(yè)證書。我個人感覺,學下來并不吃力?!背酥?,一些奧運明星入學后,還可以拿運動成績代替該修的學分?!霸谌\會和奧運會上拿到金牌,可以補一部分學分,有的可以補20分,有的可以補更多。”我省高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對記者說。我國體育社會學家、博士生導師盧元鎮(zhèn)也為此擔憂道:“我教過一個冠軍,連語言表達能力都不過關,那么讓他到大學里面來學什么?他需要的是基礎教育,不是高等教育……”

  奧運冠軍混文憑,混到極致的恐怕就是前年北京體育大學冠軍班的“集體缺課事件”。2010年9月初,北京體育大學2010級研究生班開課,39名奧運和世界冠軍組成的冠軍班只來3人上課,其余36人中,有26人缺課的理由是備戰(zhàn)或者治傷,剩下10人缺課原因不明。北體大一名副校長氣憤地說:“別想混文憑。”然而,“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清退了“超學時”的奧運冠軍高崚和楊威,不久之后,其中一人就成了另一所大學的新生了,也就是說,可以繼續(xù)“混文憑”。

  對 比

  國外運動員沒法“混文憑”劉翔曾婉拒美國大學邀請

  我國奧運冠軍可以混張文憑,在國外,體育明星能不能混文憑呢?據記者調查,根本不可能。

  曾參加兩屆奧運會的我省籃球宿將、現為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的王立彬說到一個現象:“我記得我參加過的大賽閑暇期間經常看到這一現象,非洲選手圍在一起載歌載舞,中國選手在聊天,也有讀書的,一般都是休閑類的雜志,而歐美選手則低頭啃書本,而且所讀的書籍大多是專業(yè)書籍?!苯涍^了解才知,這些選手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所在的大學不會因為他們拿了奧運冠軍,就可以讓他們輕松畢業(yè),并拿到學位?!拔矣浀肗BA的奧尼爾當年也是如此,賽季結束后,他都要去大學修學分,今年,他才拿到邁阿密馬里大學教育學博士。美國大學不會因為他是明星,就讓他混文憑。”王立彬說。

  參加倫敦奧運會的英國跳水名將鮑威爾,還是世界名校劍橋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專業(yè)的博士,研究方向是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測量星系團的質量。從她所學的專業(yè)和研究方向看,鮑威爾絕對不是一個混文憑的運動員。準確地說,這名跳水名將還是一個物理學家。前巴西足球巨星、已故的蘇格拉底,是一名醫(yī)學博士,退役后,他利用所學專業(yè)開了一家診所,當了5年醫(yī)生。他的醫(yī)學博士的文憑自然也不是混的。劉翔在2010年受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入學邀請,劉翔婉拒了,其父說,劉翔訓練兼修學分已經夠難的。言下之意,在更嚴格的國外大學,劉翔不可能拿到學位。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