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團在地鐵博物館。
青島新聞網7月9日訊(記者 劉倩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的課堂可不僅限于教室。近期,青島市基隆路小學2017年2班就將課堂擴大,把春季學期最后一周定為“研學周”,同學走出教室課堂,開啟快樂的多彩博物館研學之旅。
據介紹,“把世界當成教科書”是他們研學活動的主題。根據研學計劃,學生們分成五個研學團,分別到地鐵博物館、貝林自然博物館、青啤博物館、消防博物館和市博物館進行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研學活動。根據安排,每組的研學活動分為研學前自主研究學習、博物館實地參觀和觀后印象畫作三個部分,保證研學活動內容充實豐富且煥發(fā)光彩。
地鐵博物館:開通藍色暢想 坐乘開往春天的地鐵
6月29日,帶著自主查閱的知識和對課外知識的好奇,基隆路小學2017級2班地鐵研學團的學生來到位于太平角公園的青島地鐵展示館,踏上多彩博物館研學的第一站,拉開此次研學系列活動的序幕。
青島的軌道交通迅猛發(fā)展,帶動了城市的繁榮,也改變了青島人的時空概念。研學中,工作人員在展廳進門處模擬了地鐵購票系統(tǒng),并通過超大熒幕放映視頻,帶領大家了解地鐵發(fā)展史,觀摩了地鐵建設場景復原區(qū)。觀摩中,研學團學生表示“就像在地鐵軌道上一樣”,地面為軌道路基,左右兩側分別設置TBM模型、車站模型、地質剖面模型等;之后,研學團來到模擬車頭,模仿駕駛員開地鐵;來到車廂影院,360度影幕讓學生們身臨其境;最后的“一站到底”的答題擂臺賽中,學生們用答題的形式,分享和回顧了當日所學知識。
研學歸來,學生們不僅認識了青島軌道交通的發(fā)展歷史和發(fā)展規(guī)劃,了解了先進的軌道交通技術,而且對未來世界的人類交通展開了大膽想象和想象。
研學團在貝林自然博物館。
貝林自然博物館:探索綠色生態(tài) 感恩世間萬物的給予
7月1日下午,帶著關鍵詞“感恩給予”,自然博物館研學團來到貝林自然博物館。據悉,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是一所集各類動物標本展示和自然知識的自然生態(tài)博物館,它包括動物家園、海洋探秘、自然奇遇三個展廳,并設有多個兒童自然體驗區(qū)。
“感恩給予”,一是感恩奉獻者,這個博物館所有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都來自于貝林先生個人收藏的無私捐贈;二是感恩自然界,正是有了自然界萬物的融洽相處和各司其職,才有了人類得以生存的世界。從充滿神秘的海洋世界到遙不可及的狂野非洲,從讓人心曠神怡的壯麗北美到可能一生都無法觸及的冰雪極地。研學團一邊欣賞保存完整的各類動物標本的軀體、五官和毛發(fā),一邊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汲取著大自然饋贈的知識。此外,研學團還觀看了3D影片《化蝶》,影片通過講述一對毛毛蟲堅貞的愛情故事,向大家生動描述了蝴蝶幼蟲變成蝴蝶的自然過程。參觀結束后,同學們現(xiàn)場作畫,把大自然裝進畫里,裝進心里。
研學團在啤酒博物館。
啤酒博物館:流溢金色清香 分享麥芽與泡沫的故事
木頭和石子可以擦火花,麥芽和泡沫可以講故事,歷史和文化可以沉淀、精釀并干杯。7月3日,學生們來到位于登州路56號的青島啤酒博物館,感受這座世界級啤酒文化殿堂的魅力。
青島啤酒博物館為世界五大啤酒文化殿堂之一,是一座世界一流、國內首家唯一的啤酒博物館。該館充分利用百年前的德國建筑與設備,將百年青啤115年的發(fā)展歷程、百年青啤釀造工藝與現(xiàn)代化生產作業(yè)區(qū)相結合,融合東西方文化,被譽為“中國工業(yè)旅游旗幟”。
研學團順著百年時空的脈絡,了解青島啤酒的神秘起源;通過參觀生產工藝流程區(qū)域的老建筑物、老設備及車間環(huán)境,以及老發(fā)酵池與老實驗室場景了解青島啤酒的歷史及制作過程;此外,研學團通過館內前衛(wèi)的設計理念和高科技手段,享受娛樂的同時汲取知識,在娛樂中了解啤酒釀造的復雜過程。
參觀中,研學團對于青島啤酒的百年歷史和文化以及與青島這座城市息息相關的百年歷史都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并品嘗了新鮮釀制的青島啤酒0.00(此為無酒精飲料,小朋友可放心飲用)。參與青啤博物館研學之旅的學生們說,長大后一定要像青島啤酒一樣,走出青島,面向世界,與世界干杯!
研學團在消防博物館。
消防博物館:傾聽橘色心跳致 敬熱血與生命的承諾
火是橘紅色的,鮮血與生命比火紅更紅。7月5日,懷揣著對消防這一新奇事物的神秘感,基隆路小學2017級2班消防研學團的學生們來到一個“消防紅”的世界——位于青島市市南區(qū)的青島消防博物館,體驗消防之旅。
據了解,青島消防事業(yè)從孕育、發(fā)展到輝煌跨越,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駐足百年消防展廳,同學們滿懷新奇,圍在水泵設備、防空發(fā)報機前戀戀不舍;參與滅火體驗,同學們手持滅火器成功實施滅火,身臨其境學習了滅火器的操作方法;模擬逃生體驗,同學們勇敢地通過繩索從高樓滑下,完成了挑戰(zhàn),戰(zhàn)勝了自我;來到黃島油庫大火復原體驗區(qū),給了學生們很大的震撼,特別是看到那么多消防員叔叔為了滅火排險、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時,不少同學眼眶紅潤。
這次“傾聽橘色心跳,致敬熱血與生命的承諾”研學活動,觀摩展演與參觀展館緊密銜接,讓同學們在寓教于樂的學習模式中掌握了消防知識與逃生技能,認識到消防安全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更加直觀地理解搶險第一線的消防員們?yōu)閾岆U救災工作作出的貢獻與智慧,對于生命有了更為深沉的敬畏,對于責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研學團在青島市博物館。
青島市博物館:觸摸紅色歷史 欣賞時光里湮開的痕跡
我的未來比歷史更長,大家的舞臺比世界更大。7月6日下午,市博物館研學團在班主任紀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青島市博物館,此次研學由青島第五中學的優(yōu)秀歷史老師董老師全程講解,她與孩子們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探尋青島的文明之源。
首先,研學團來到了古代史展區(qū)“古韻悠長”部分。在這里,研學團的孩子們了解到,家鄉(xiāng)青島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早在七千多年前,當史前文明曙光初照大地的時候,這里便有了先民的繁衍生息。從原始工具制作,到精美陶器和青銅器,昭示了告別原始蠻荒,向著文明,不斷前行;從齊國霸業(yè)的旌旗,到古港船隊和道教的鼎盛,都綻放出地域文化的異彩。即墨古城的由來,“火牛陣”大破燕軍的精彩故事生動地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
第二部分“歲月回眸”講述了青島城市從清朝末年正式建制,歷經德、日強占,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第一次統(tǒng)治,十四年抗戰(zhàn),迎接解放的歷史。青島人民抵御外侮、爭取解放的革命事跡,也激發(fā)了研學團學生們的愛國之情。此外,大家還參觀了明清瓷器展區(qū)和工藝品展區(qū),并學習了“陶”和“瓷”的區(qū)別,以及“China”這個名字的來歷。研學團的孩子們聽得很認真,一邊自己觀察,一邊積極提問。
據介紹,此次活動是2017年2班為積極響應和落實各級教育部門關于研學旅行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探索和實踐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聯(lián)合育人模式自發(fā)組織的研學活動,并在活動首站時發(fā)出研學邀請,得到了同學和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據介紹,今后,班級計劃將研學活動常態(tài)化,將“校內小課堂,校外大課堂”作為研學工作指導思想,通過開展“多彩博物館”“海洋科普走青島”等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解讀“世界”這本大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