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與2005年之間,不是遍地花團錦簇,不是滿世界笑靨歡歌。是一場海水。2004年12月26日蘇門達臘地震拜訪,海嘯撒歡兒。天災的盛典,卻是人類的悲劇。至少十幾萬人的生命與2005年第一束曙光擦肩而過……新年慶典,也為海嘯沉默。期刊里寫滿扼腕痛惜的文字,同時也祈望,與苦澀伴生的2005年,我們能夠喚回和平、快樂———這一人類生活的應有之意。
印度洋海嘯難登諾亞方舟
《圣經(jīng)》中描述的場面:九死一生的人們爬上了諾亞方舟,在世界的終點生存下來。但這次印度洋海嘯中,不幸卻有那么多人沒能登上諾亞方舟。
從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發(fā)生強烈地震到海嘯抵達印度海岸,需要90分鐘的時間,如果印度政府能夠及時得到信息,完全可能把這場災難的損失降低。但不幸的是,印度和斯里蘭卡都沒有加入“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這不但加重了他們本國的損失,也影響了整個海嘯的預測工作。
不是找不到“諾亞方舟”,卻是我們動作慢了。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淚眼看海嘯,告訴你一個“地震海波警報系統(tǒng)”———我們并非對海嘯束手無策,而是缺乏警惕和防范!1983年5月,日本海發(fā)生破壞性海嘯,第14分鐘就由電子計算機自動制作的警報向日本全國發(fā)布,把損失減到了最小。這段資料看后,我們不禁痛惜:傷心印度洋。
新官圖譜問卜2005
剛剛邁入2004年的時候,媒體就給這個年度定了性,稱為“大選年”。因為全世界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qū)在本年度內進行了大選或領導人的新老交接。
新一期《時代人物周報》大擺2004“新官圖譜”,評點老官新貴,預測2005國際運勢。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如中國、西班牙、巴勒斯坦、印尼等新首腦紛紛亮相,陌生面孔超過了半數(shù),一副辭舊迎新的態(tài)勢?擅蓝泶筮x之后,沒什么改變———“布什還是那個布什,普京還是那個普京”。受此影響,2005會有哪些動靜?
韓國電影中產(chǎn)消費品
接觸韓國電影之后,從此我們的字典里寫滿“野蠻”二字。電影是“野蠻”的好,女友、老婆、同學……都變成了孫二娘。不斷創(chuàng)新的韓國電影,還能繼續(xù)在每個家庭成員上做文章:《我的野蠻表舅》、《我的野蠻女婿》等。
最新《三聯(lián)生活周刊》要解析韓國電影。商業(yè)片的外殼,走類型化的路線,但是里面包含了一些文化思想,尤其適合中產(chǎn)階級消費。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很多浪漫喜劇片和愛情文藝片是成功的,但是中產(chǎn)的午餐能否端上中國的飯桌?能否消除中國電影的饑餓?孫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