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9月23日訊(記者 王超)意盡青山——黃孝紓誕辰119周年紀念展暨學術交流會日前在良友書坊舉辦。
黃孝紓是在青島生活過地著名教育家、藝術家、學者。黃孝紓(1900-1964),字公渚,又字頵士,號匑廠、霜腴、輔唐山民、漚社詞客等,福建長樂人,祖籍遼寧鐵嶺,漢軍正黃旗。其父黃曾源為光緒十六年進士,翰林散館后歷任諸館纂修、監(jiān)察御史、徽州知府、青州知府、濟南知府等。
黃孝紓早年隨父寓青島,服習庭訓,又從經學家薛肇基治經學,于考據、訓詁、詩詞、書畫皆有所長。1924年入劉承幹嘉業(yè)堂工作十年,博覽群書,遍讀宋元珍本,以文章名,被錢基博列評為與孫德謙、李審言并稱的“駢文三大家”。此間廣泛參與書畫雅集,畫名日隆。1935年返青,執(zhí)教于國立山東大學。1936年移居北平。1946年山東大學復校后,回青島任教,與赫保真、杜宗甫合稱青島畫界三老。著有《匑廠文稿》《勞山集》《碧慮商歌》《周禮選》《晉書選》《周秦金石文選評注》《玉臺新詠選》《錢謙益文選》《嘉業(yè)堂藏書紀略》《延嬉室書畫經眼錄》等著作20余種。
當天,學者劉天宇、劉楓林、陳云昊分別以《延嬉室書畫經眼錄的發(fā)現與價值》《六法與黃孝紓丹青》《民國桐城派反思的尾聲:以錢基博、李審言之爭為中心》為題,舉行了學術交流。
活動由青島市畫廊協會、大愚美術館主辦。
黃孝紓部分作品展示: